株洲市醴陵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3 株洲市醴陵市统计局

市场物价呈现逐月走高势态;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0.33%,比上年上升1.23个百分点,消费价格指数为101.05%,比上年下降1.15个百分点。

七、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就。2003年,全市洽谈外商投资项目42个,签订利用外资协议28个,合同协议利用外资1800万美元,签订利用外资合同12个,新批准成立外商企业8家,实际到位外资1031万美元。全市年末有外商投资企业28家,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增长25%;实现利润5333万元,增长13%。

出口大幅增长。2003年,全市外贸出口企业,努力克服非典、电力紧张等负面因素的影响,积极扩大出口。年末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87家。全市完成外贸出口总额20436万美元,比上年增加3876万美元,增长23.4%。出口日用瓷器43256万件,增长32%;出口鞭炮烟花428.8万箱,增长15.3%。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发展。2003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1716万元,为预算的104.02%,增长17.01%。其中,上划中央“两税”19587万元,增长18.02%,地方财政收入22129万元,增长16.1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1084万元,增长13.27%。全年财政支出40855万元,增长9.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9772万元,增长8.34%。

金融机构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8.11亿元,比年初增加4.72亿元,增长14.2%;各项贷款余额19.02亿元,比年初增加1.58亿元,增长9.06%。现金净投放6.78亿元,同比增加1.71亿元。

保险事业继续高速发展。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8951万元,比上年增加2775万元,增长44.9%。

九、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广电、环保

科技事业成绩显著。2003年,重大科研课题得到突破,民营科技企业获得较大发展。全市安排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0项,科技三项费用投入490万元,申请专利201项,列全省县(市)第一位,技术贸易成交额达4052万元,引进科技项目资金500万元,本年投产科技项目新增产值11360万元,创利税950万元;再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3年,全市中学生数增加,小学生数继续减少,撤并了49所小学。年末,全市拥有普通中学63所,在校学生87251人;小学258所,在校学生61124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普九”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顺利启动,市一中本科上线率连续四年获株洲市第一名。

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2003年,全市大力实施文明素质教育工程,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艺术表演观众人数1.64万人次,电影观众人数123万人次;参加全国性体育比赛获金牌3枚、银牌1枚、铜牌1枚;参加全省比赛获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4枚。

卫生事业全面加强。2003年,夺取了抗击非典的阶段性胜利,城乡居民卫生文明生活习惯进一步改进。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3个,床位1629张,卫生技术人员2088人。各类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室267个,有卫生技术人员2525人。农村村级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拥有各种机构数426个。

广电事业进一步发展。2003年,广播电视网络进一步完善,“村村通”工作完成,广播电视基本实现无盲点区域,广播电台交通生活频道开通。全市电视人口覆盖率98%;广播人口覆盖率99.7%;城区光缆用户3.5万户。

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2003年,全市环境污染整治进一步加强,群众环保意识增强;城市中心区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结合城市建设拆除和搬迁了一批污染企业,清洁能源得到推广,全市拆除12座燃煤窑炉,建造14座液化气窑炉。渌江河城区段水质进一步改善,全市瓷业废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共完成各类废水治理项目16项;结合预防“非典”,医院的医疗废水和固体废物得到有效治理。全年审批工业建设项目38项,“三同时”执行率达100%。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996819人,其中:男性512617人,女性484202人;农业人口856057人,占总人口85.9%;非农业人口140762人,占总人口14.1%。本年出生7593人,死亡643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6‰,比上年下降2.37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为97.34%;计划生育工作再次跻身全省先进行列。

2003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1.6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农村居民储蓄9.99亿元,增长16.8%。

2003年,企业改制工作进一步推进,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减少;年末全市国有及集体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从业人数为33266人,比上年减少4014人;其中,在岗职工31345人,减少4387人,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16905人。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544元,比上年增加1080元,增长11.4%。2003年,全市离退休人员1.49万人,发放保险福利费用10772万元。

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442元,增加189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1元,增加189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96元,比上年增加412元。

注: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工业、农业总产值,绝对值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