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天元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3 株洲市天元区统计局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高新区工委、天元区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天元区上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锻造实力高新,构建和谐天元,全面推进“二次创业”的工作主题,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良好。据统计,天元区生产总值313310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127万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136956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增加值158227万元,增11%。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推进经济强势增长的能力不明显;资源约束进一步加大;和谐发展任务繁重。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年农林牧渔总产值完成30091万元,高于去年增速5.9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14939万元,同比增长5.9%;林业产值923万元,同比增长10.3%;牧业产值12692万元,同比增长3.3%;渔业产值1016万元,同比增长25.3%;农林牧渔服务业520万元,同比增长4.3%。

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做好农村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出栏牲猪9.7万头,同比增长7.8%。完成植树造林1001亩,封山育林3321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发展壮大无公害蔬菜基地,天元区形成了隆兴、合花、湘滨、栗雨、王家坪六大蔬菜基地,总面积达到2000多亩。天元区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不断调优,效益不断提高。天元区有年出栏100头以上的牲猪养殖大户52户,年出笼3000羽以上的家禽养殖大户210户,年出栏100头以上的黑山羊养殖大户50户。休闲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天元区“农家乐”休闲山庄已发展到32户。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继续放量增长。完成全社会工业总产值29.42亿元,同比增长22.3%;工业增加值10.8亿元,增长19%。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增加值8.81亿元,增长22.9%。实现工业经济总量和效益的同步快速增长。企业创新能力有所提高,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已获省科技厅批准授牌;株洲时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属国家级技术中心,已申请专利47项,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居国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优势;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世界一流的可转位数控刀片生产线及配套生产设备,属湖南省标志性工程,其营销网络遍布全球七十多个国家,并于2005年3月当选为最受欢迎的国产刀具品牌。

建筑业生产增长较快。辖区内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31家;建筑业总产值403681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93640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22亿元,同比增长38.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94亿元,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1.01亿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株洲大道、庐山路、嵩山路全面建成通车,泰山路三四街区、天平东路、劳动支路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城区主次干道全面实现美化、绿化、亮化,22万伏、11万伏变电站交付使用。全年完成市政建设项目总投资3.19亿元,争取市管网单位水电气通讯等公用基础设施配套投资1.17亿元。体育中心、湖南工业大学、湘江防洪景观工程、西环线等省市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城区功能和品位不断提升。园区开发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全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亿元。天台金谷启动建设,徐家冲标准厂房顺利建成,为楼宇经济的发展搭建了平台。规划启动了长岭工业小区建设。湖南欧洲工业园落户天元区,将吸引大批欧洲中小企业来天元区投资发展。

四、财政与商贸

财政收入迅速增长,地方财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97亿元,比上年增长37.3%,完成一般预算收入4.03亿元,比上年增长39.6%。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8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批零贸易业完成6.66亿元,同比增长15.4%;餐饮业完成2.93亿元,同比增长18%;其它服务业完成0.2亿元,同比增长12.5%。全年新发展商贸、餐饮等服务业978家,较去年增加341家;天元区商贸企业和餐饮等服务业总数达到3364家。限额以上的批零贸易餐饮业天元区已达到20家,其中:株洲市石油有限公司年销售额过亿元,千金药业零售连锁店、新一佳超市、华天大酒店、唐人神连锁店等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商贸服务进区项目来势喜人,粤华大酒店、盛世康年、阳光足浴、外婆湾、大佬食堂等一批项目的建成营业进一步提升了天元区的人气。随着一批KTV项目的引进,滨江休闲广场的娱乐休闲功能进一步完善,长江广场中心商业圈在加速形成。

五、科学与教育

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北师大附中、泰山学校、天台小学如期建成开学,银海学校已奠基建设。投入资金40余万元,对天元区中小学危旧校舍进行维修改造,确保校舍安全。教育质量有了新提高,全年小学生巩固率100%,初中生巩固率99.8%,比上年提高了0.09个百分点。

六、卫生、文化和体育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区疾控大楼建设进展顺利,群丰卫生院提升改造正在加紧进行。天元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面达90%以上。切实加强了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爱国卫生工作。

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天元区共举办了专场文艺演出20多场次。组织了“向社区捐书、献爱心”活动,有29个单位向社区捐书2000多本。为中小学生放映爱国主义等影片1700多场。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各镇举办了农民运动会,各街道办事处举办了职工运动会。在全市第十届运动会上,天元区大众组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金牌总数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七、人民生活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先进水平。突出优质服务,提升服务水平,落实优惠政策,狠抓人口管理。年底户籍总人口128213人,其中非农人口71334人,农业人口56879人;男63399人,女64814人。天元区计划生育率99.05%,出生率11.03‰,人口自然增长率8.69‰。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30元,同比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4999元,高于全市水平1041元,同比增长15.2%;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366元,增长1632元。

民政事业取得新的成就。建立了“低保”为主体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确保社会稳定。全年有城市低保户2695户,发放低保金514万元。农村特困户414户,领取救助金3.5万元,全年累计有1.89万人次领取救助金21.7万元。在群丰镇江滨村新建了一所总投资140万元、建筑面积1300m2的高标准乡镇敬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