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石峰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株洲市石峰区统计局 2008年,面对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石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团结奋斗,克难前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地区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 合 1.地区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36.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1.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6.6%、9.8%和12.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8.5∶19.5调整为1.6∶79.8∶18.6。人均GDP达59217元,比上年增长18.6%(按现价汇率折算为8664美元)。 图1:石峰区生产总值与增长 2.消费价格水平略有上升。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4%。八大类价格同比涨幅呈现“六涨二跌”格局(见表1)。 表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 标 指数(上年=100) 2008年 2007年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5.4 105.8 食品 113.7 114.5 烟酒及用品 106.4 104.1 衣着 98.6 101.2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0.7 100.2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0.2 101.2 交通和通讯 99.6 102.7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8 100 居住 106.1 105.3 农产品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30.6%,涨幅与上年持平;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3%,涨幅比上年提高3.24个百分点。 3.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9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3亿元,比上年增长25.6%。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2.88%。人均财政收入1713元,比上年增长21.9%。税收收入完成1.7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各主体税种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呈现齐涨态势。全年财政总支出4.2亿元,比上年增长39%,一般预算支出3.9亿元,比上年增长40.9%。总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亿元,增长29.7%;教育支出1.3亿元,增长88.1%;社会保障支出0.4亿元,增长28.6%;医疗卫生支出0.2亿元,增长61.4%。 4.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初步测算,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实现54.0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0.3%提高到31.7%。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农业产值1.9亿元;林业产值0.08亿元;牧业产业2亿元;渔业0.2亿元。各行业产值中,林牧渔业产值所占比重达到54.3%。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亿元,比上年增长6.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为50:3:42:4。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8.55千公顷;粮食播种面积4.17千公顷;蔬菜播种面积3.05千公顷;水产品总产量2100吨。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均保持稳定发展(见表2)。 表2: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指 标 单 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粮食 吨 28665 -3.3 蔬菜 吨 44663 2.6 生猪全年出栏 万头 10.53 7.4 肉类 吨 8280 8.9 猪牛羊肉 吨 7240 6.4 禽肉 吨 995 25.2 禽蛋 吨 920 8.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见图2),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7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98.4%,占GDP比重达75.8%。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0.7亿元,重工业增加值128.7亿元,轻重工业之比由上年的0.7:99.3变化为0.5:99.5。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394.6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8.4亿元,增长9.3%。 图2:工业增加值与增长 支柱行业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提高。全区交通运输设备、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及建材等四个支柱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4.3亿元,比上年增长7.6%(见图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4%。 图3:四个支柱行业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 工业产销率保持较高水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6.2%。主要产品生产规模有升有降。(见表3)。 表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 品 单 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烧碱(折100%) 万吨 139720 -9.4 硫酸(折100%) 万吨 64.7 -11.6 盐酸(含量31%以上) 万吨 4.6 62.7 碳酸钙(纯碱) 万吨 16.3 5.7 合成氨 万吨 10.2 -18.6 铅 万吨 9.5 -2.95 锌 万吨 40.1 -3.3 水泥 万吨 40.5 -23.3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1074.1 43.8 滚动轴承(轴承) 万套 581.2 -13 机车 辆 142 9.2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共实现总产值253.6亿元,实现增加值89.4亿元,比上年增长44%(现价),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9.1%,实现利税18.5亿元,比上年增长6.8%。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3.9亿元,比上年增长3%;实现利润总额7.8亿元,下降2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1亿元,下降28%。全区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8.8%。全年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50.18,比上年下降1.51个点。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37家资质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3亿元,比上年增长37.6%;实现工程结算收入10.6亿元;实现利润0.12亿元。年内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2.2万平方米,增长49.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4.9万平方米,增长214.2%。建筑企业按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11.6万元,比上年提高3.6%。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7.1亿元,比上年增长31%(见图4)。其中,工业投资43.8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工业技术改造投资42.7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为97.5%。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0.8亿元,比上年下降3.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4%;第二产业投资43.8亿元,增长31.9%,所占比重为76.7%;第三产业投资12.5亿元,增长31.3%,所占比重为21.9%。全年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49个,比上年增加5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