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赤壁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2 咸宁市赤壁市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国内贸易异常活跃,市场销售保持旺盛。2007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352万元,同比增长19.1%,增幅比2006年提高2.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197567万元,同比增长19.0%,农村完成消费零售总额  55785万元,同比增长19.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总额209936万元,同比增长19.6 %,住宿餐饮业完成34085万元,同比增长20.1%,其它行业完成9331万元,同比增长5.0%。

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高。2007年,全市外贸出口企业达到26个,比上年增加2个,完成出口总值5578万美元,同比增长25.1%,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同比增长50.5%。外商和港澳台在赤直接投资到位资金4674万美元,同比增长35倍。

六、交通、邮电、旅游

交通运输事业健康发展。2007年,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2014公里,与上年持平,其中:等级公路1244公里,等级公路占公路通车里程的61.8%。全市公路客运量达到1200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0%,公路货运量达到436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0%。

邮电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共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1641万元,较上年增长15.6%,实现电信业务收入22687万元,比上年增长  22.3%。

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9%,其中:接待国际旅游旅客6967人,比上年增长12.1%。实现门票收入1407万元,比上年增长32.0%,旅游总收入达到39900万元,同比增长39.3%,其中:国际旅游收入209万元,同比增长12.4%。

七、财政、金融、保险

2007年,我市财政部门坚持“合理聚财、有效用财、依法理财”,不断推进和深化一系列财政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了全年财政工作任务,财政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2007年,全市共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7172万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国税完成27031万元,比上年增长33.6%,地税完成14467万元,比上年增长34.0%。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9733万元,比上年增长24.2%,国内两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2.6%,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6.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金融运行继续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金融环境继续保持最佳。2007年,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达到460607万元,比年初增长15.3%,其中:储蓄存款达到324895万元,比年初增长9.4%。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达到298691万元,比年初增长28.7%。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共完成保费收入9777万元,比上年增长11.3%。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全面进步,科技项目申报与实施取得可喜成绩。2007年,我市科技部门向省、国家申报科技项目12项,其中:工农业、社发科技攻关项目6项、重点新产品计划2项、科技兴贸1项、国际科技合作计划1项、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1项、星火富民农村专业技术发展协会项目1项,湖北华舟公司申报的《新型车载式大吨位移动桥架设装置》获科技兴贸计划立项,康华化司申报的《魔芋深加工技术》在药用胶囊中的推广应用获省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立项。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民办教育、职业教育成效显著。2007年,全市共有高中学校6所,其中:民办高中2所,高中在校学生12063人,其中:民办高中在校学生2969人。初中学校39所,其中:民办8所,初中在校学生数29222人,其中:民办初中在校学生数2408人。小学学校95所,其中:民办小学5所,小学在校学生31633人,其中:民办小学在校学生2075人。教学质量全面提高,高考中考再创佳绩。2007年全市高考理科600分以上人数达到60人,比上年净增11人,上一本线学生406人,比上年净增78人,上一本重点线人数和三本人数在咸宁市各县市区中居榜首地位,特别可喜的是咸宁市(含鄂高)理科前10名我市占5人,文科前10名我市占3人。全市中考学生7025人,560分以上人数59人,我市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达到517分。职业教育成效显著。我市的敏捷职业中专、恒生电脑学校、机电信息技术学校面向社会,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了一批适应型的技术人才,深受国内许多知名企业的青睐,探索出了一条企教结合的新路子。

九、文化、体育、卫生、广播

广场、社区文化方兴未艾。全年组织乡镇办事处举办广场文艺演出13场、社区广场文艺演15场;文艺下乡活动扎实推进,全年组织“金穗”剧团深入到柳山镇六个村进行巡回慰问演出,还开展了生育进万家百场演出,全年共演出25场。

竞技体育成绩显著。组织了赵李桥、中伙铺、官塘驿三支代表队参加了咸宁市重点乡镇蓝球赛,组织参加了河南焦作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太极拳交流大赛,获金牌2块,获铜牌3块,在全国青少年航模比赛中获金牌1块,在全国武术比赛中获金牌3块,铜牌1块,在全省自行车比赛车中获铜牌1块。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07年,全市拥有卫生机构数28个,其中:医院5个、卫生院13个。卫生机构工作人员217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60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1116人,注册护士835人,医疗机构拥有病床数1191床,其中:医院558张,卫生院431张,医院卫生院病床使用率68%,比上年提高7.0个百分点。2007年全市农业人口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287168人,参合率达到80%。

广播事业进一步发展。2007年,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8.7%,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8.1%,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60.7%。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全年筹措资金1.38亿元,对城区“一河两路”进行了绿化、亮化、美化改造,启动了“两纵四横”道路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已完成厂区主体工程,截污主干道铺设。随着24个城市建设项目的开工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2007年,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1.8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0.1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道路面积达到24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6%。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环保工作成效显著。2007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6.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5.0%,比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到25441万元,比上年增长95.7%。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事业

2007年,全市年末总人口达到51.07万人,常住人口为45.23万人,出生人口5028人,死亡人口2578人,人口出生率为9.74‰,人口死亡率为4.9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