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松滋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全市进出口总额263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3.6%,其中,出口总额173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2.5%。 六、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税收增幅创新高。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93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8036万元,增长8.3%,增幅比去年提高了14.3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增长较快。全市税收收入累计完成30588万元,比上年增长35%,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7.8%,其增幅比财政总收入的增幅高出14.2个百分点。全年实现财政总支出80636万元,比上年增长29.7%,其中一般预算支出76467元,比上年增长24.3%。 金融运行形势平稳,存贷款同步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61880万元,比年初增加114515万元,同比增长21.1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44304万元,比年初增加86458万元,增长18.9%。全市各项贷款余额170982万元,同比增长19.6%,其中农业贷款25777万元,比年初增加2706万元,工业贷款30922万元,比年初增加14069万元,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强。 七、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货物周转量5746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14.4%,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101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旅客周转量14919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2.8%;全市通车公路里程2477公里,比上年增长3.2%,其中等级公路2470公里,比上年增长60.3%。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24416万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邮政业务收入3475万元,比上年增长23.6%。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3.74万户,比上年增长1.3%;移动电话用户19.35万户,比上年增长3.4%;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14004户,比上年增长27.1%。 八、教育、卫生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小学、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分别为44681人、49567人;专任教师人数5183人,比上年增长2.8%,其中小学、普通中学专任教师人数分别为1992人、2755人,分别比上年增长0.9%、3.3%。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5%,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8%。全市教育总支出2.58亿元,比上年增长29%。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66个,病床位数1271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94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00人,注册护士602人。 九、人口、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84.29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人口出生率为7.63 ‰,人口死亡率为4.9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8‰。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市社保基金征收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343万元,同比增长28%。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9万人,同比增长8.6%;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7万人,同比增长34.6%;参加城镇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2.81万人,比上年下降0.4%。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10.8万人,与上年持平;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49.53万人,比上年增长1.6%。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全市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3373张,比上年增长4.2%;城镇社区服务设施50个。全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3.33万人,是上年的2.28倍,其中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7万人,国家抚恤补助对象5711人,比上年增加2149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610万元,提取社会福利基金86万元。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16元,比上年增长25.5%,工薪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体。其中工资性收入8920元,比上年增长19%,占家庭总收入的88.7%。农民人均纯收入4129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家庭经营收入居主导地位,家庭经营收入3930元,比上年增长25.98%,占家庭总收入的70.2%。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4842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643元,增长21.7%。 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随着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556元,同比增加856元,比上年增长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1%;农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和消费质量进一步改善。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和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用于教育和医疗的支出明显减轻。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83元,比上年增长7.04%。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农村实行“三改一建”和村村通公路,农民的居住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9.3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7%。农村住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明显增加,农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