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梁山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截止2009年底,全县民营经济业户达到21219户,比上年增长4.9%。其中民营企业1380户,增长12.8%;个体工商户19839户,增长4.4%。从业人员达到92174人,增长8.1%;注册资金17.19亿元,增长10.7%;营业收入241.7亿元,增长18.6%;实现增加值71.17亿元,增长16.4%;上交税金3.6亿元,增长16.1%。 六、对外经济贸易、旅游业 对外贸易形势好转。2009年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136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出口总额1222万美元,下降1.2%;进口总额146万美元,增长100%。2009年实际利用外资1193万美元。 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2009年,我县通过完善规划、加快景区建设、扩大宣传、拓宽融资渠道等方式有力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完成了6个景点建设,举办了10项文化主题活动。全年共接待境外旅游者6120人次,比上年增长53%,国内旅游者人数101万人次,增长40.3%。全年旅游社会总收入15000万元,增长87.5%,全年门票收入830万元,增长59.6%。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公路建设进度加快,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56.9公里,比上年增长15.6%。2009年全县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374.2万吨,比上年增长3.7%,货运周转量44766万吨公里,增长3.9%;客运量1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客运周转量19040万人公里,增长3.1%。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853万元,比上年增长1%。全县固定电话用户115415户,比上年减少0.7%。其中:城市用户39044户,减少1.3%;农村用户76371户,减少0.3%。移动通讯高速发展,年末移动用户320605户,比上年增长23.5%。年末互联网用户24830户,比上年增长41.4%。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财政总收入53856万元,同比增长1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4528万元,比上年增长14.3%。地方财政支出88069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地方财政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023万元,比上年减少1.3%;教育支出21730万元,比上年增长3.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552万元,比上年增长39%;医疗卫生支出9954万元,比上年增长38.8%;农林水事务支出14455万元,比上年增长2.6%。国税、地税实现两税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国税收入2.27亿元,增长23.2%,地税收入1.74亿元,增长22.7%。 金融运行健康平稳。2009年,年末各项存款余额88.42亿元,比年初增长18.83亿元,同比增长27.1%;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9.77亿元,比年初增加11.77亿元,同比增长20.3%。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9.09亿元,比年初增长7.83亿元,同比增长36.8%。金融机构全年累计现金收入341.53亿元,全年累计现金支出336.93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回笼4.6亿元。 九、科技、文化、教育、卫生 科技事业快速发展。2009年取得市以上科研成果2项,获得市以上科技进步奖5项;申报专利147件,在全市排名第7位;专利授权207件,比去年增长31%;共组织申报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7项,批准立项21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4项,市级14项;年末实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4家;省专利明星企业5家;技术贸易机构30家。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1.2万册,农村图书馆(室)70个,农村放映队54个,农村业余剧团8个,艺术学校5所,艺术表演团体8个。广播电视覆盖率为100%。经批准省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处。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就。近年以来,全县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2009年末,全县共有初级中学20所,在校学生25399人;完全中学2所,在校高中生1692人,初中生1847人;高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8440人;小学138所,在校学生5441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80所,在园幼儿1011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56人。 卫生事业平稳发展。2009年以来,我县卫生部门不断强化新农合及卫生行业监管,全县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广大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31所,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469人,拥有医疗床位1232张。各类诊所62所,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79人。农村村级卫生室529个,乡村医生1944人。2009年全县新农合参合农民56.58万人,参合率达到90.38%,住院补偿比达到40.83%,城区14万人口全部可以享受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已达到100%,全县529处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并通过省市验收。 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2009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6起,死亡20人,与上年持平。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 0.16人,下降5.9%,道路万车死亡3.28人,下降2.1%。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市下达的控制范围之内。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2009年全县共完成环保投资3.33亿元,其中城市建设环保投资1.8亿元,“三同时”环保投资0.8亿元,老污染源治理投资0.4亿元。环境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合格率及执行合格率均为100%;完成限期治理项目5个,关停污染重、能耗高、浪费资源的企业4家。环境污染得到进一步控制,全县地表水水质明显改善,各主要河流、湖库COD浓度较上年下降9%,城市饮用水源达标率达到100%;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全年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天数为330天。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全县年末总人口751420人。其中,男性人口383867人,女性人口367553人,乡村人口637589人,城镇人口113831人。全年出生人口8713人,出生率11.5‰。死亡人口4255人,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长率5.9‰。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2009年,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4元,比上年增长13.5%;人均消费支出7857元,比上年增长9.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76元,比上年增长10.7%。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断增加,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量:彩电95台,增长6.7%;洗衣机54台,与上年持平;摩托车29辆,增长7.4%;热水器30.6台, 增长22.7%;空调机9.3台,增长86%;电冰箱22.7台,增长89.2%。 劳动就业稳定,职工工资平稳提高。2009年末,全县机关、事业、非私营企业单位在岗职工人数2.31万人;比上年增长0.5%;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1623万元,增长9.1%;在岗职工平均年工资18020元,增长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