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梁山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2 济宁市梁山县统计局

梁山县统计局

(2010年3月9日)

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基调,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沉着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围绕“两个高于、两个前移”的目标定位,切实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开拓进取,拼搏实干,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梁山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7.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6.2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68.6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3.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2%、16.5%和14.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0.5:53.6:25.9,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占比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高0.9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17119元,比上年增加116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2%。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稳步发展。2009年,我县继续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并以农村土地政策和惠农政策落实为重点,通过扎实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进一步推动了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对促进我县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农业产值35.59亿元,增长6%;林业产值0.91亿元,增长7.8%;牧业产值13.94亿元,增长4.6%;渔业产值1.43亿元,增长29.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1亿元,增长4%,林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3%。

农作物播种面积相对稳定。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7.6万亩,比上年增长0.3%。粮食播种面积93.55万亩,比上年增长3.1%,其中夏粮播种面积60.11万亩,比上年增长7.1%,秋粮播种面积33.44万亩,比上年减少3.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4.05万亩,比上年减少2.9%。其中,油料面积7.47万亩,减少32%;棉花面积23.87万亩,减少8%;蔬菜面积35.89万亩,增长18.8%;瓜类面积6.2万亩,减少16.4%。

农产品产量稳中有升。全年粮食总产394927吨,比上年增长5.6%。其中,夏粮总产256030吨,增长6.6%;秋粮总产138897吨,增长3.7%。棉花总产20549吨,比上年减少27.9%;油料总产24585吨,减少32.7%;蔬菜总产1132267吨,增长16%;水果总产59062吨,增长2%。

林业生产平稳发展。2009年全县人工造林面积1273公顷。其中:经济林420公顷,防护林853公顷。当年新增育苗面积200公顷,全部木材产量1.84万立方米,木材蓄积量13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7.4%。

渔业、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全县水产养殖面积3067公顷,比上年增长3.2%,水产品产量24501吨,增长7.2%。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头数如下所列:

指标

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

增长(%)

肉类总产量

86669

5.5

其中:猪肉

50568

3.4

牛肉

9214

-0.1

羊肉

4333

31.1

禽肉

21758

8.4

禽蛋产量

36677

-36

奶类总产量

12262

-13.4

肉猪出栏

万头

68.8

8.1

牛出栏

万头

6.6

3.1

羊出栏

万只

46.23

18.1

家禽出栏

万只

1577

9.3

生猪年末存栏

万头

22.93

6

牛年末存栏

万头

6.2

6.9

羊年末存栏

万只

17.9

19.1

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6.1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其中:农用排灌机械动力14.78万千瓦,增长2.4%;大中型拖拉机5391台,增长3%;农用运输车25301辆,增长0.1%,农用汽车1018辆,增长1%;联合收获机1069台,增长14.1%;农村用电量740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4%。全年化肥使用量(折纯)57651吨,比上年增长6.7%。年末常用耕地面积54.84千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0.11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1.4%。年末机电井累计达到12146眼,其中已配套9363眼,配套率为77.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企稳回升,结构不断优化。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7家,比上年末增加58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21.9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国有工业2.8亿元,增长17.6%;集体工业0.5亿元,增长0.9%:股份制工业164.2亿元,增长24.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2.7亿元,下降39.8%;其它经济类型工业51.7亿元,增长15.2%;按轻重工业划分,轻工业完成产值99.5亿元,增长14.8%;重工业完成产值122.3亿元,增长25.8%。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1.9亿元,增长18.1%。全县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53.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4.1%。

企业效益继续改善。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17.2亿元,增长20.6%;实现利税总额21.5亿元,增长15.8%,实现利润15.6亿元,增长14.3%。

建筑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3家,新增4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0904万元,期末从业人员6361人,全年房屋施工面积404651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投资结构优化。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46亿元,比上年增长33.3%。按新口径计算,县城镇投资45.5亿元,增长35.6%,农村投资15.4亿元,增长22.1%。从产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5.2亿元,增长36.8%;第二产业投资完成43.37亿元,增长20.2%;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3.9亿元,增长99.9%;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8.3:69.4:22.3。

五、国内贸易、民营经济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9年,我县积极围绕拓市场、促消费、扩内需,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消费品市场呈现购销两旺、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2.5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6.54亿元,增长22.9%;餐饮业零售额4.03亿元,增长18.5%。在全部消费品零售额中,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23.25亿元,所占比重为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