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延平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市对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各项工作部署,紧紧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的机遇,狠抓各项经济工作措施的落实,使全区国民经济运行保持了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辖区内(含市直属)实现地方生产总值8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11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36.6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31.37亿元,增长12.2%。三次产业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6.2:45.1:38.7。全区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的进步。 一、农业在结构调整中加快发展 农业生产取得好收成。全区各乡镇和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重视“三农”工作,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不断创新农村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农村各项改革,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93亿元,比上年增长7.8%,增幅居全市第一。其中农业产值6.07亿元,增长5.13%;林业产值3.38亿元,增长7.77%;牧业产值8.86亿元,增长12.91%;渔业产值1.51亿元,增长1.89%。农村经济运行主要特点有: 1、种植业内部结构继续优化。全区农作物总播面积59.7万亩,增长1.51%,粮食面积与非粮食面积比例由上年的61.81:38.19调整为61.56:38.44。粮食方面,广大农民继续走高产、优质、高效的种植业发展路子,粮食产量稳定、效益提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6.87万亩,增长1.29%;粮食单产提高5.3%,粮食总产量达到10.95万吨,增长6.72%;蔬菜种植面积12.91万亩,增长1.88%,总产量16.82万吨,增长3.62%。 2、林业在深化改革中加快发展。全年全区完成造林更新面积3.71万亩,增长267.3%;幼林和中幼林抚育分别完成9.22和11.6万亩,分别增长5.04%和124.89%;作业面积15.11万亩,增长33.63%;全区林业生产到材34.38万立米,增长42.89%,其中商品材生产30.67万立米,增长24.55%,是近年来产量最高的一年。 3、畜牧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近年以来,以炉下为中心基地的猪业和以长富、大乘为龙头的乳牛业带动全区畜牧业快速发展壮大,成为我区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全年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再创历史新高,达到44.48%,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全区生猪、乳牛和羊的存栏数分别达到42.96、1.8和5.8万头。全年生猪出栏68.7万头,增长16.58%;羊出栏7.73万只,增长36.81%;畜产品产量有了较快增长,肉类总产量达5.49万吨,增长16.56%;牛奶产量5.14万吨,增长3.28%。 二、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我区工业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内部管理,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结构进一步调整,工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工业园区建设逐步推进,从而使全区工业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区工业企业近1100家,个体工业户近170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87家,比上年净增加13家,年内实现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覆盖全区各乡镇、街道的目标。全年全区实现工业企业总产值32.48亿元,增长1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52亿元,增长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运行的主要特点有: 1、新增规模工业企业个数多。年内新增规模工业企业数创历史高记录,达到28家,实现新增工业产值2.07亿元,拉动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3.58个百分点。 2、六大行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年六大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59亿元,增长23.17%,占规模工业总产值达79.87%。其中:食品制造业产值4.8元,增长8.8%;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2.91亿元,增长4.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2.38亿元,增长37.1%;木材加工业产值2.17亿元,增长69.29%;塑料制品业产值1.98亿元,增长16.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1.35亿元,增长84.9%。 3、大中型企业规模总量比重大。全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9.31亿元,增长10.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7.69%。 4、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全年全区轻工业实现产值8.56亿元,增长14.8%;重工业实现产值10.95亿元,增长40.2%,增幅高于轻工业25.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6.12%,比上年高5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中:配合饲料产量2.27万吨,增长217.8%;液体乳产量10.72万吨,增长16.5%;钢材产量8.29万吨,增长9.2%;电力电缆产量5462千米,增长68.5%;钢芯铝绞线产量7820吨下降38.9%。 5、民营股份制经济发展快。民营经济充分显示其发展活力,已成为我区工业的主力军。全年实现工业产值18.61亿元,增长2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95.34%。其中,外商及港澳台企业产值2.35亿元,增长19.7%;股份制企业产值15.47亿元,增长4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9.27%。 6、.出口企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1.64亿元,增长15.6%。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出口4799万元,增长102.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出口1619万元,增长128.8%,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强劲增长 全年全区各乡镇、街道和各部门紧紧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和中心城市发展的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使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强劲增长,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增添强大后劲。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53亿元,增长51.12%,增幅为全市第一,超额完成全年增长20%的预期目标。 1、投资项目继续增加。全年全区在建的投资项目(城区计划投资50万以上项目,农村计划投资300万以上项目)共300个,增长33.33%。其中当年投资500万元以上新上项目134个,增长22.94%;当年投资1000万元以上新上项目49个,增长48.48%;当年投资50万元以上新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0.72亿元,增长33.3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69%。 2、房地产和农村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04亿元,增长43.96%,其中世华、商达、长富等三家房地产完成投资1.27亿元,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比重62.5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4亿元,增长95.9%,强劲拉动了全区投资的快速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