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长泰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8 漳州市长泰县统计局

2007 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县”、“项目带动”、 “对接厦门”三大战略,扎实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县呈现出经济繁荣、发展加快、社会稳定、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837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654万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03055万元,增长25.2%;第三产业增加值102661万元,增长17.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21元,比上年增长17.6%。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一产业有所调减,第二产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稳定。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4.7∶49.5∶25.8调整为23.3∶51.9∶25.8。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02%(见表1),其中,服务价格上涨1.7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65%。

表1: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       数   全  县(%)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4.02

食  品8.61

其中:粮食8.27

肉禽及其制品20.17

蛋7.76

水产品3.88

鲜菜1.33

鲜瓜果14.11

烟酒及用品2.33

衣  着2.2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2.27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71

交通和通信0.76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5

居  住2.32

城镇单位年末在岗职工数27828人,增长0.7%。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2026万元,增长21.0%。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049万元,增长23.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385.5元,同比增长36.5%。

全县财政总收入31539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40.1%,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5533万元,增长37.4%;财政支出33127万元,增长69.3%。全县国税税收收入18736万元,增长40.4%;全县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12403万元,增长56.9%。

经 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还不大,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不理想,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原材料价 格上涨幅度较高,外贸出口压力增大,节能减排工作任务重,农业基础设施还不稳固,农民增长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一些突出矛盾和关系 民生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等。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57265万元,比上年增长5.5%,增幅比上年提高0.68个百分点。

粮食种植面积161083亩,比上年减少15115亩;茶叶种植面积18635亩,增加3023亩;花生种植面积22215亩,减少793亩;蔬菜种植面积130830亩,增加2054亩。全年粮食产量61474吨,比上年增加225吨,增长0.4%;茶叶产量2753吨,增产23.9%;花生产量4727吨,增产9.9%;蔬菜产量235001吨,增产4.1%,水果产量82296吨,减产1.3%(见表2)。

表2:   2007年主要农产品面积、产量

播种面积        (亩、㎡)   产  量(吨)

2007年2006年比增%

粮食合计16108361474612490.4

#早稻43867190911465730.3

中晚稻559342157222556-4.4

甘薯1923986809742-10.9

大豆1737532003218-0.6

杂豆2298883449808-14.9

花  生22215472743009.9

甘  蔗36181209713211326-0.8

蔬  菜1308302350012258014.1

茶  叶186352753222223.9

水  果1213838229683421-1.3

蘑  菇2079930175101561012.2

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31599亩,其中,人工迹地更新面积27466亩。全县非公有制人工造林更新面积22595亩。幼林抚育实际面积67602亩,全县森林覆盖率65.3%。

肉蛋奶总产量30265吨,比上年增长6.2%。肉类总产量26100吨,比上年增长7.8%。其中,猪肉增长14.4%,牛肉增长7.5%,羊肉增长8.1%,禽肉下降1%。蛋产量2770吨,增长3.5%;奶产量1395吨,下降6.4%。

淡水产品产量15000吨,增长30.4%;淡水捕捞1083吨,增长52.5%;淡水养殖13917吨,增长29.0%,淡水养殖面积22000亩,增长2.3%,其中,池塘养殖面积16950亩,增长3.0%,全县人均水产品占有量75.8公斤。

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年度投资达9896 万元,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县共组织实施3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其中枋洋镇枋赤洋片、古农农场石古洋片等2个土地治理项目,累计完成投资 362.5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0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5000亩,改善灌溉面积2500亩,新增排涝面积1300亩,改善排涝面积1400亩。岩溪镇 霞美洋片土地整理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95.4万元,土地整理面积2500亩,新增灌溉面积1000亩,改善灌溉面积2500亩。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深入开 展,35个重点村卫生整治扎实推进,全县投工投劳1.4万人次,清理垃圾7000多吨,拆除违章建筑9000多m2,改圈改厕200多座,新建沼气池600口。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增加值195353万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2]增加值154603万元,增长32.3%。全部工业总产值725641.2万元,增长3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84141.2万元,增长45.3%。工业销售产值548044万元,增长58.1%,产品销售率93.8%,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中,轻工业完成产值39.7 亿元,同比增长46.9%,重工业完成产值18.7亿元,同比增长50.1%。主要经济类型中,股份制企业累计完成产值24.9亿元,同比增长 82.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累计完成产值28.8亿元,同比增长31.3%,两种经济类型企业合计实现产值53.7亿元,同比增长50.8%,占总 产值的92.0%(见表3)。

表3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元、%

指    标总产值比上年增长

规模工业总产值58414145.3

其中:轻工业39726546.9

重工业18687650.1

其中:  国有企业2148820.6

集体企业422410.0

股份合作企业1713912.3

股份制企业249066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