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灵璧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8 宿州市灵璧县统计局

2006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努力克服多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优化发展环境,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5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8.79亿元,增长21.9%; 第三产业增加值17.1亿元,增长15.6%。从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看,一产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4%;二产拉动经济增长3.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7.2%;三产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0.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696元,比上年增加322元,增长7.3%。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57.4:14.1:28.5,发展到52.8:16.0:31.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外向度相对偏低,县域经济活力不强,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二、农业

2006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41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7070公顷,增长4.2%。

受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主要种植业产品产量下降。全年粮食总产量89.8万吨,比上年增长26.2%,其中,夏粮总产量53.9万吨,增长24.3%;秋粮总产量35.9万吨,增长29.5%。全年棉花总产量8513吨,下降7.1%。油料总产量10.59万吨,增长12.0%。园林水果产量5.66万吨,增长4.5%。蔬菜产量57.78万吨,增长66.7%。

200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898471 26.3

棉花 8513 -7.1

油料 105872 12.0

#油菜籽 11407 -15.9

花生 93419 16.3

园林水果 56644 4.5

肉类 95932 -19.7

禽蛋 97364 5.7

水产品 1026 -4.9

林业、牧业、渔业平稳发展。全县当年完成造林面积605公顷,零星(四旁)植树420万株,退耕造林面积200公顷。全年肉类总产量9.59万吨,下降19.7%,其中,猪肉产量5.67万吨,下降24.9%,牛肉产量9294吨,下降24.6%,羊肉产量8598吨,下降2.9%。禽蛋产量9.74万吨,增长5.7%。全年水产品产量10260吨,增长4.9%。

农村基础设施、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县自来水受益村9个,通汽车村308个,通电话村308个。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10.34万千瓦,增长7.5%。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7.69万吨,其中,复合肥3.83万吨,增长0.7%。农村用电量8153万千瓦小时,增长8.7%。全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2千公顷,增长0.7%。年末耕地面积14.40万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12.04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3.45亿元,增长44%。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1.83亿元,增长6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9.22%,提高2.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189万元,比上年增长20.1%。

建筑业平稳增长。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79亿元,增长5.95%。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建筑企业9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9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投资3.63亿元,增长10.8%,房地产开发投资1573万元,增长1.5%。

五、市场贸易

消费品市场兴旺。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好于农村。县城消费品零售额5.99亿元,增长12.7%;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71亿元,增长12.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增速继续保持领先。餐饮业零售额8805万元,增长10.9%;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44亿元,增长12.8%,其中,限额以下增长13.0%。

利用外资规模扩大。全县实际利用外资总额102万美元,增加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3.5%。

六、交通和邮政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通信业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7.66亿元,比上年增长9.85%。公路货物运输量823万吨,货物周转量7.23亿吨公里;公路客运量338万人,旅客周转量1.44亿人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年末全县电话用户数16.44万户,增长16.0%,其中,农村电话用户数13.06万户,比上年增加2.1万户,增长19.1%;移动电话用户数16.63万户,比上年增加7.6万户,增长83.6%;计算机互联网用户7811户,比上年增加6252户,增长401.0%。

七、财政、金融

财政总收入平稳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上划中央收入2890万元,下降5.4%;地方财政收入7604万元,增长19.8%。分税种看,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较快增长,分别增长25.7%、15.9%;个人所得税增长8.1%,增值税下降18.5%。财政支出5.80亿元,比上年增长44.0%。其中,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改支出、科技三项费用、医疗卫生支出及农业支出增幅较大,分别增长133.9、675.9%、5.7%、20.1%和113.2%。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9.61亿元,比年初增加6.94亿元,其中,储蓄存款34.41亿元,比年初增加5.93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7.39亿元,比年初增加2.31亿元,其中,农业贷款6.19亿元,比年初增加1.05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共有普通中学52所,在校学生10.16万人,专任教师4536人,初中升学率44.65%,高中升学率36.85%;普通小学260所,在校学生9.54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技术创新取得新成就。年末全县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10人,比上年同期增长7.3%;其中,农业技术人员136人,比上年同期增长4.6%。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共49个,全年专利申请1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