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黟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7 黄山市黟县统计局

黟县统计局

2008-2-19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团结拼搏,克难而进,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快发展,年初各项预期发展目标全面实现。

一、综合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快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完成10867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405万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2087万元,增长19.6%,其中工业完成30215万元,增长23.5%;第三产业增加值43187万元,增长15.0%。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23.4:38.2:38.4调整为今年的21.5:38.7:39.7,二三产业比重78.5%,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3%、42.3%、49.4%,(上年分别为12.3%、62.8%、24.9%),按年平均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1335元,比上年增加1400元,增长13.8%。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量不大、发展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与“总量上规模、人均争先进”的目标差距较大,以旅游牵动的服务业发展层次不高,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不够强劲,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加快发展、优化结构、提升效益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投入相对不足导致发展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不高,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较为突出,统筹城乡发展的压力依然较大。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稳定增长,新农村建设扎实有序推进。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完成40922万元,按1990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4%,其中:种植业产值16510.6万元,增长3.9%;林业产值9727万元,增长4.6%;牧业产值12808.7万元,增长4.8%;渔业产值160.7万元,下降23.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15万元,增长8.2%。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构成由上年的40.6%、24.1%、30.6%、0.5%、4.2%调整为今年的40.3%、23.8%、31.3%、0.4%、4.2%。

粮油生产基本稳定,经济作物增长较快。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75795亩,比上年下降3.1%,粮食总产量28308吨,下降1.5%;油料播种面积37005亩,下降3.3%,产量3371吨,增长3.6%;茶叶产量1178吨,增长9.7%;水果产量2199吨,增长17.5%;药材179吨,增长58.4%;蔬菜17836吨,增长2.5%。

养殖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全年肉类总产量4225吨,增长3.0%;蚕茧产量2403吨,增长7.7%;禽蛋产量677吨,增长13.8%;水产品产量169吨,下降29.6%。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42910千瓦,比上年增长8.2%,农用拖拉机2405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459台,植保机械30台,机动脱粒机216台,联合收获机20台,农副产品加工动力机械1999台,畜牧业动力机械189台,林业机械191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224吨,增长3.6%,农村用电量834万千瓦小时,增长11.9%,农药使用量197吨,下降3.0%。有效灌溉面积73800亩,与上年持平。

2007年农业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

单位:吨

指标 年产量 比上年+-% 指标 年产量 比上年+-%

粮食 28308 -1.5 茶叶 1178 9.7

油料 3371 3.6 园林水果 2199 17.5

棉花 23 9.5 肉类总产量 4225 3.0

糖料 654 -1.4 禽蛋 677 9.0

药材 179 58.4 蚕茧 2403 7.7

蔬菜 17836 2.5 水产品 169 -29.6

瓜果 1652 -2.5 蜂蜜 688 -12.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2848万元,同比增长29.1%。企业产销衔接稳定,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2%,增长0.5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企业效益有所改善。实现销售收入79798万元,增长30.3%,实现利税总额2550万元,增长36.0%。

2007年工业主要产品生产情况

指标 单位 年产量 比上年+-%

丝 吨 478 17.7

绒鞋 万双 104 33.3

磁钢 吨 3333 1.6

轴承 万套 247 7.4

供电量 万千瓦时 4578 32.1

捻线丝 吨 241 4.8

罐头 吨 1942 2.2

建筑业发展稳定。全年建筑业预计完成增加值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869万元,同比下降0.5%,实现利润总额66.4万元,增长2.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5400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6455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0916平方米,比上年减少29884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7899平方米,比上年减少26074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530万元,比上年增长31.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438万元,增长28.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92万元,增长78.7%;房地产开发投资7983万元,增长61.7%.

投资结构调整较快,工业投资力度加大。2007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451万元,比上年增长132.2%;第二产业投资加快,完成投资59115万元,增长24.0%,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7332万元,增长47.4%;第三产业投资31964万元,增长43.3%。三次产业投资构成由上年的0.9%、67.5%、31.6%调整为今年的1.6%、63.9%、34.5%。

五、国内贸易

商贸繁荣活跃。200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6901万元,同比增长16.5%。按销售所在地分,县级完成16983万元,增长16.7%;县以下完成9918万元,增长16.1%。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19143万元,增长15.2%;住宿和餐饮业完成7146万元,增长19.7%;其他完成612万元,增长20.7%。

六、旅游业和对外经济贸易

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接待增长较快,全年旅游接待量达到310.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1%,其中:西递景点增长6.9%,宏村景点增长28.9%;入境游客11万人次,增长42.3%。全年旅游直接收入实现11758万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西递景点增长19.1%,宏村景点增长34.1%。全年旅游总收入完成129341万元,比上年增长31.9%。“创A创强”取得重大突破。我县作为全省唯一的中国旅游强县试点县,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成功跻身首批“中国旅游强县”行列。

外贸进出口实现稳定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647.9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出口总额达592.91万美元,增长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