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天长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8 滁州市天长市统计局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大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团结拼搏,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全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天长建设步伐加快,体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71634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67837万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360545万元,增长22.0%;第三产业增加值187961万元,增长11.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1537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5.4:48.1:26.5变化为2006年的23.4:50.3:26.3。

从业人员稳定增加。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82588人,比上年增加   6285人。其中,第一产业154161人,第二产业139381人,第三产业89046人。年末在岗职工29543人,比上年增加1795人。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农村发展基础仍然薄弱,农民较快增收的难度较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社会保障压力较大,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等。

二、农  业

2006年,全市上下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民生产积极性继续提高,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9737公顷,比上年扩大5530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414公顷,比上年减少5990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18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968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674650吨,比上年增产61625吨,增长10.1%,创历史最好水平;油料产量34127吨,下降30.1%;棉花产量207吨,增长27.8%。

200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粮食

674650

10.1

其中:夏粮

226973

20.7

秋粮

447677

5.3

油料

34127

-30.1

其中:花生

544

10.1

油菜籽

33570

-30.5

棉花

207

27.8

蚕茧

1

0.0

茶叶

2

-80.0

蔬菜

155137

19.6

水果

3456

-10.0

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当年营造林面积157公顷。全年肉类总产量44030吨,比上年增长6.8%;禽蛋产量21230吨,增长1.8%;水产品产量55600吨,增长9.9%。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76.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5%。农用拖拉机58195台,增长0.7%;农用运输车1731辆,下降19.9%。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4283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农村用电量25691万千瓦小时,增长23.8%。有效灌溉面积49560公顷,新增14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0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33520万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85329万元,增长29.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加值299万元,下降85.1%;集体企业增加值4267万元,下降35.9%;股份有限公司增加值65987万元,增长68.4%;私营企业增加值97673万元,增长34.0%;有限责任公司增加值93512万元,增长9.1%;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15347万元,增长87.0%;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值5629万元,增长50.5%;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2615万元,增长96.3%。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增加值213404万元,增长27.6%;轻工业增加值71925万元,增长37.0%。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10562万元,增长2倍。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水泥增长6.8%,钢材增长57.6%,塑料薄膜增长34.7%,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增长44.0%。

2006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数量

比上年增减%

皮鞋

万双

69

-1.6

机制纸及纸板

31983

10.1

塑料制品

10997

-11.2

其中:塑料薄膜

1053

34.7

水泥

232650

6.8

水泥电杆

8090

-40.1

钢材

345471

57.6

其中:无缝钢管

345471

57.6

泵(液体泵)

18153

14.8

阀门

565

20.4

电力电缆

千米

20948

17.3

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

对千米

263212

44.0

光缆(光纤通讯电缆)

芯千米

33840

-53.5

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73219万元,比上年增长33.3%;实现利税72196万元,增长42.3%,其中利润36537万元,增长36.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52.0%,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创历年最好水平。

建筑业迅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7025万元,比上年增长24.6%。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3357万元,增长5.0%,实现利税总额1923万元,增长27.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4229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76606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404318平方米,增加57309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8798万元,比上年增长55.2%。其中,城镇投资202300万元,增长93.6%;农村投资66498万元,下降3.2%。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交通运输、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投资得到加强。全年第一产业投资400万元,比上年下降42.9%;第二产业投资221403万元,增长99.0%,第三产业投资46995万元,增长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