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天长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动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天长”为主题,以“三大工程”建设为战略重点,围绕“三年倍增”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团结拼搏,扎实苦干,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全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天长建设步伐加快,体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85109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76265万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456959万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217868万元,增长11.7%。人均生产总值13673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23.3:50.4:26.3变化为2007年的20.7:53.7:25.6。 从业人员基本持平。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82396人,比上年减少 192人。其中,第一产业142599人,减少11562人;第二产业154158人,增加14777人;第三产业85639人,减少3407人。年末在岗职工26950人,比上年减少2593人。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与发达地区差距有所扩大;农村发展基础仍然薄弱,农民较快增收的难度较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等。 二、农 业 2007年,全市上下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民生产积极性继续提高,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3280公顷,比上年扩大3543公顷;油料种植面积9459公顷,比上年减少3955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1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791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711781吨,增长5.5%,创历史最好水平;油料产量23684吨,下降30.6%;棉花产量10吨,下降95.2%。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粮食 711781 5.5 其中:夏粮 263217 16.0 秋粮 448564 0.2 油料 23684 -30.6 其中:花生 299 -45.0 油菜籽 23384 -30.3 棉花 10 -95.2 蚕茧 2 100.0 茶叶 7 250.0 蔬菜 157237 1.4 水果 5210 50.8 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当年营造林面积147公顷。全年肉类总产量42398吨,比上年下降3.7%;禽蛋产量23416吨,增长10.3%;水产品产量58700吨,增长5.6%。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80.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5%。农用拖拉机60605台,增长4.1%;农用运输车732辆,下降57.7%。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2637吨,比上年下降3.7%。农村用电量26189万千瓦小时,增长1.9%。有效灌溉面积49900公顷,新增34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0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22162万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29778万元,增长19.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加值272万元,下降3.1%;集体企业增加值4640万元,增长5.7%;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13976万元,增长6.2%;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97469万元,增长21.1%;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7239万元,增长8.1%;其他企业增加值6183万元,增长5.1%。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增加值225783万元,增长19.7%;轻工业增加值103995万元,增长18.9%。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41368万元,增长51.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其中:阀门增长56.1%,电力电缆增长59.3%,水泥熟料增长65.7%,磷肥增长67.5%,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增长99.0%,彩色电视机增长198.1%,商品混凝土增长216.9%。 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数 量 比上年增减% 方便面 吨 54915 -3.3 服装 万件 345 -0.9 人造板 立方米 45709 37.7 机制纸及纸板 吨 49982 46.2 磷肥(折纯) 吨 1787 67.5 塑料制品 吨 12201 10.9 水泥熟料 吨 49700 65.7 水泥 吨 264989 13.9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10195 216.9 砖(折标准砖) 万块 6047 -8.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 吨 459 99.0 钢材 吨 427725 23.8 铜材(铜加工材) 吨 15798 20.7 泵(液体泵) 台 21632 11.8 阀门 吨 2099 56.1 电力电缆 千米 36625 59.3 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 对千米 356403 35.4 电子元件 万只 12207 12.3 彩色电视机 台 231466 198.1 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92741万元,比上年增长21.0%;实现利税77047万元,增长16.6%;实现利润45459万元,增长28.3%。亏损企业数同比下降了8.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53.4%,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创历年最好水平。 建筑业迅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4797万元,比上年增长19.9%。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8338万元,增长104.9%,实现利税总额2855万元,增长48.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8.5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4.3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64.39万平方米,增加23.9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2497万元,比上年增长53.5%。其中,城镇投资323684万元,增长60.0%;农村投资88813万元,增长33.6%。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交通运输、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投资得到加强。全年第二产业投资317310万元,增长43.3%,第三产业投资95187万元,增长102.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7574万元,增长8.8%。商品房销售额27859万元,增长4.8%。 投资项目快速增长。全年施工项目458个,比上年增加11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96个。 五、国内贸易 市场销售趋于活跃。2007年,我市的消费品市场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001万元,比上年增长17.9%,是近八年来最好水平。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22112万元,增长19.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73889万元,增长15.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65690万元,增长17.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8455万元,增长19.1%;其他行业零售额1856万元,增长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