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黟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努力克服雪灾、金融危机等多重困难,主动面对宏观形势,沉着应对诸多挑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克难而进,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了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初预期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 合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完成12700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146万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50291万元,增长17.5%,其中工业完成36543万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49570万元,增长10%。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22.8:36.4:40.8调整为今年的21.4:39.6:39,二三产业比重达78.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8%、56.8%、29.4%,(上年分别为17.7%、21.6%、60.7%)。按年平均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3223元,比上年增加2069元,增长11.4%。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县域经济正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基础薄弱、总量小、结构不优、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居民收入不高,投资、旅游、工业发展压力加大,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度增加;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投入相对不足,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还较大,社会建设和民生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稳定增长,新农村建设扎实有序推进。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完成4620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17899万元,增长5%;林业产值10465万元,增长4.1%;牧业产值15582万元,增长2.2%;渔业产值189万元,恢复性增长27.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067万元,增长12%。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构成由上年的37.1:22.8:35.6:0.3:4.2调整为今年的38.7:22.7:33.7:0.4:4.5。 粮油生产喜获丰收,经济作物增长较快。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74835亩,比上年增长3.5%,粮食总产量27013吨,增长8.2%;油料产量3327吨,增长10.4%;茶叶产量1214吨,增长3.1%;水果产量2293吨,增长4.3%;蔬菜18281吨,增长2.5%。 养殖业发展稳中有快。全年肉类总产量4519吨,增长7%;蚕茧产量2371吨,下降1.3%;禽蛋产量696吨,增长6.7%;水产品产量222吨,增长31.4%。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水利建设加快进行。东方红水库除险加固投资492万元并已全面完成;小(二)型5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经到位165万元,加固正在实施,明年汛前完成加固工作;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投资234万元,使全县到2008年底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达到88.72%。农业机械不断改善。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43987千瓦,比上年增长2.5%,农用拖拉机2504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195台,农用水泵1091台,联合收获机17台,机动脱粒机1123台,农副产品加工动力机械2100台,农产品加工作业机械4514台,畜牧业养殖机械101台,林业机械147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045吨,下降5.6%,农村用电量842万千瓦小时,增长0.9%,农药使用量189吨,下降4.1%。有效灌溉面积73800亩,与上年持平。 2008年农业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 单位:吨 指标 年产量 比上年+-% 指标 年产量 比上年+-% 粮食 27013 8.2 茶叶 1214 3.1 油料 3327 10.4 园林水果 2293 4.3 棉花 31 34.8 肉类总产量 4519 7.0 糖料 688 5.2 禽蛋 696 6.7 药材 168 -6.1 蚕茧 2371 -1.3 蔬菜 18281 2.5 水产品 222 31.4 瓜果 1588 -3.9 蜂蜜 687 -0.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654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工业对全县经济的贡献率达47.4%,提高42个百分点。在全部工业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1065万元,增长30.2%,企业产销衔接稳定,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02%,下降1.2个百分点。2008年,全县新上规模以上工业4户,总共达到30户,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4户,比上年多1户。 规模工业企业效益进一步改善。规模工业效益综合指数170.11,比上年提高17.3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96118万元,比上年增长20.7%,实现利润总额1197万元,增长557.7%,利税总额3083万元,增长20.3%。 2008年工业主要产品生产情况 指标 单位 年产量 比上年+-% 丝 吨 729 52.5 轴承 万套 229 -7.3 捻线丝 吨 233 -3.3 罐头 吨 1926 -0.8 建筑业发展稳定,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3748万元,比上年增长1.9%。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6024万元,增长2.6%,实现利润总额100万元,增长51.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234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6947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4488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3971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2862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0727平方米。 积极推进城南新区建设。全年投入4000余万元改造和新建重要市政道路,旅游车站、人民医院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加快旧城改造步伐,着力改善城市面貌。2008年,全县城镇化率达4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639万元,比上年增长30.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324万元,增长16.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45万元,增长74.7%,房地产开发投资18670万元,增长133.9%. 投资结构调整较快,工业投资力度加大。2008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792万元,比上年增长230.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3311万元,增长7.1%,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7379万元,增长58%;第三产业投资52536万元,增长64.4%。三次产业投资构成由上年的1.6%、63.9%、34.5%调整为今年的4.0%、52.5%、43.5%。 五、国内贸易 商贸繁荣活跃。2008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3215万元,比上年增长23.5%。按销售所在地分,县级完成20997万元,增长23.6%;县以下完成12218万元,增长23.2%。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23470万元,增长22.6%;住宿和餐饮业完成8956万元,增长25.3%;其他完成789万元,增长28.9%。 六、旅游业和对外经济贸易 旅游业稳定发展。2008年,我县部署措施并采取一系列行动努力克服雪灾等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强旅游营销,确保全年旅游业的稳定发展。全年旅游接待量完成350.7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1%,其中:西递景点下降2.5%,宏村景点增长4.0%;入境游客10.45万人次,下降5%。全年旅游直接收入实现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西递景点增长3.6%,宏村景点增长4.3%。全年旅游总收入完成138650万元,比上年增长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