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天长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动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天长”为主题,以“三大工程”建设为战略重点,紧紧围绕“三年倍增”奋斗目标,努力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团结拼搏,扎实苦干,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全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天长建设步伐加快,体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首次超百亿大关,综合实力上了新台阶,达105020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79850万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613902万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256452万元,增长12.5%。人均生产总值16766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9.4:54.6:26.0变化为2008年的17.1:58.5:24.4,一产比重逐步下降,二三产业比重继续上升。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与发达地区差距有所扩大;由于缺乏大项目支撑,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的市场需求减少、开工不足、效益下降;财政持续增收势头有所减弱;农村发展基础仍显薄弱等。 二、农 业 2008年,全市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民生产积极性继续提高,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2291公顷,比上年减少98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1066公顷,比上年增加1346公顷;棉花种植面积21公顷,比上年增加10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897公顷,比上年增加106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673400吨,增长7.0%,创历史最好水平;油料产量27838吨,增长28.8%;棉花产量29吨,增长266.0%。 200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粮食 673400 7.0 其中:夏粮 250373 6.6 秋粮 423027 7.3 油料 27838 28.8 其中:花生 133 -44.4 油菜籽 27705 29.6 棉花 29 266.0 茶叶 2 -71.4 蔬菜 158180 0.6 水果 533 -89.8 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当年营造林面积92公顷。全年肉类总产量28005吨,比上年增长0.8%;禽蛋产量18388吨,增长3.1%;水产品产量51200吨,增长5.6%。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88.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8%。农用拖拉机64928台,增长7.1%;农用运输车2729辆,增长27.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6706吨,比上年增长9.5%。农村用电量25250万千瓦小时,下降3.6%。有效灌溉面积50300公顷,新增40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00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67827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60883万元,增长17.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按经济类型分:集体企业增加值8202万元,下降7.3%;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15188万元,增长18.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413485万元,增长17.9%;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8600万元,增长5.4%;其他企业增加值15409万元,增长20.1%。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增加值340417万元,增长21.0%;轻工业增加值120467万元,增长8.0%。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64138万元,增长95.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其中:涂料(油漆)增长28.2%,阀门增长29.4%,铜材增长33.5%,水泥电杆增长35.6%,商品混凝土增长43.7%,钢芯铝绞线增长45.5%,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增长54.0%。 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数量 比上年增减% 方便面 吨 48014 -12.6 服装 万件 354 2.7 人造板 立方米 42741 -6.5 机制纸及纸板 吨 56386 12.8 磷肥(折纯) 吨 960 -46.3 塑料制品 吨 11984 -1.8 水泥 吨 307300 16.0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14649 43.7 砖(折标准砖) 万块 5969 -1.3 钢材 吨 443425 3.7 铜材(铜加工材) 吨 19411 33.5 泵(液体泵) 台 24104 11.4 阀门 吨 1452 29.4 电力电缆 千米 36373 -4.8 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 对千米 330711 -7.2 电子元件 万只 13459 10.1 彩色电视机 台 63780 -72.5 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15683万元,比上年增长30.3%;实现利税115739万元,增长46.6%;实现利润67027万元,增长44.8%。亏损企业数同比上升了40.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69.4%,比上年提高16.0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6075万元,比上年增长16.5%。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2946万元,增长6.7%,实现利税总额4783万元,增长67.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9.3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8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64.28万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9844万元,比上年增长57.5%。其中,城镇投资618215万元,增长91.0%;农村投资31629万元,下降64.4%。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交通运输、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投资得到加强。全年第二产业投资441709万元,增长39.2%,第三产业投资204585万元,增长114.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6269万元,增长49.8%。商品房销售额25751万元,下降7.6%。 投资项目快速增长。全年施工项目545个,比上年增加8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07个。 五、国内贸易 市场销售趋于活跃。2008年,我市的消费品市场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013万元,比上年增长23.5%,是近八年来最好水平。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60039万元,增长26.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81974万元,增长18.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87831万元,增长24.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5563万元,增长25.0%;其他行业零售额2157万元,增长16.2%。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家用电器类增长135.2%,日用品类增长31.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0.3%,中西药品类增长11.3%,五金电料类增长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