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祁门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运行质量较好,城乡居民增收较多,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全县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2755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847万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82309万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增加值111401万元,增长13.0%。三次产业结构为14.9:36.2:48.9。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2144元,比上年增加1494元。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 单位:万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全县生产总值 227557 14.0 第一产业 33847 6.7 第二产业 82309 18.5 工业 62354 21.3 建筑业 19955 9.6 第三产业 111401 13.0 运输邮电、仓储业 34208 17.6 批发零售业 8582 7.1 住宿和餐饮业 8081 9.1 金融业 3301 12.5 房地产业 5861 15.1 其他服务业 51368 11.6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11.1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7.02万人,;第二产业1.64人;第三产业2.45人。在岗职工7904人,比上年减少288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7318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71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5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8%。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仍然薄弱,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相当艰巨,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二、农 业 2007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216万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 7.1%;其中,农业33405万元,增长19.2%;林业10704万元,下降4.9%;牧业8689万元,下降0.3%;渔业369万元,增长3.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735公顷,比上年调减82公顷。油料、棉花种植面积分别调减为3880公顷和103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557公顷,增长1.9%。 全年粮食产量47617吨,比上年增加886吨,增产1.9%,。油料产量5256吨,增产8.2%。棉花产量145吨,增产46.5%。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47617 1.9 油料 5256 8.2 其中:花生 188 62.1 油菜籽 4732 7.2 棉花 145 46.5 蚕茧 34.2 -12.9 茶叶 4688 14.7 蔬菜 41712 1.0 水果 1340 3.8 全年肉类总产量5369吨,比上年增长0.6%。禽蛋产量2212吨,下降1.7%。水产品产量627吨,增长9.8%。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83026千瓦,比上年增长0.6%。农用拖拉机3235台,增长1.2%;农用运输车744辆。全年化肥施用量6683吨,增长3.1%。农村用电量1290万千瓦小时,下降0.4%。有效灌溉面积6936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2354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4310万元,增长38.0%。股份制、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继续快速增长。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单位:万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 34310 38.0 其中: 轻工业 16837 59.6 重工业 17473 22.0 其中: 国有企业 1472 19.1 集体企业 1295 25.7 股份制企业 26118 39.7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1127 3.5 其中: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472 19.1 全县12个工业行业生产均保持增长,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0.1%,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40.3%,饮料制造业增长65.2%,纺织业增长90.2%,木材加工及木、竹制品业增长42.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59.9%,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66.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7%。全年新产品产值2732万元,增长98.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精制茶增长65.2%,纱增长85.3%,水泥增长22.3%,交流电动机增长21.7%,电光源增长29.7%,供电量增长42.1%。 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精制茶 吨 5744.8 65.2 纱 吨 2830.7 85.3 人造板 立方米 182692 15.8 水泥 吨 74279 22.3 日用陶瓷 万件 640 29.2 十种有色金属 吨 1561 -7.4 交流电动机 千瓦 368123 21.7 酸性蓄电池 千伏安时 17617 31.4 电光源 万只 4551 29.7 电子元件 万只 1091 -5.7 供电量 万千瓦时 8068 42.1 甲醛 吨 19535 15.2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0.80,比上年提高23.22个百分点,创历年最好水平。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1481万元,增长62.2%;实现利税6502万元,增长71.8%,其中利润3402万元,增长108.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及木、竹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 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利润增幅均在90%以上。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9955万元,比上年增长9.6%。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6395.7万元,增长6.5%,实现利税总额175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9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0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399万元,比上年增长36.8%。其中,城镇投资110681万元,增长30.4%;农村投资23605万元,增长118.7%。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337万元,增长191.4%;第二产业投资69073万元,增长100.6%;第三产业投资73989万元,增长3.5%。从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82.3%,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55.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2113万元,比上年增长6.5%。商品房屋销售额4983万元。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228万元,比上年增长16.2%。分城乡看,县消费品零售额16988万元,增长14.5%;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3230万元,增长19.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3113万元,增长14.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5514万元,增长20.7%;其他行业零售额1601万元,增长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