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祁门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县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8.1万人次,同比增长40.3%。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315人次,增长52.9%。全年旅游总收入3.55亿元,增长100.6%,其中:创汇5.02万美元,增长43%。 六、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全年进出口总额529.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9%。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54.64万美元,增长18.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01.28万美元。 2007年共引进市外资金130900万元,同比增长35.6%。引进项目64个,其中工业项目41个。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34208万元,比上年增长17.6%。 全年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23500万人公里,货物运输周转量19705万吨公里, 分别增长11.8%和37.6%。 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1450辆,比上年增长14.5%。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1709万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0271万元,增长39.6%;邮政业务总量1438万元,增长6.8%……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0225户,下降10.3%;移动电话用户48830户,增加39.6%。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53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759户,增加55.9%。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年财政收入16006万元,比上年增长24.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103万元,增长21.6%。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6.4%、 4.7%和66.7%。财政支出37905万元,增长30.0%。其中,教育支出增长34.0%,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3.4%,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7.9%。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198866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7102万元,增长9.4%。其中,企业存款13882万元,增长20.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54953万元,增长6.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1503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1841万元,增长23.8%。其中,短期贷款48680万元,增长24.0%;中长期贷款11917万元,增长14.6%。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4424万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729万元,增长19.7%;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3695万元,增长1.3%。赔款和给付1090万元,增长3.3%。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490万元,下降5.8%;人身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600万元,增长12.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1195人。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2869人。普通初中21所,在校生8426人。小学28所,在校生11018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8.9%,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 2007年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单位:人 指 标 招生数 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 中等职业教育 534 1195 940 普通高中 1197 2869 666 普通初中 2306 8426 3137 小学 1793 11018 2327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738人。全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435万元,比上年增长30.6%。其中,用于研究与发展经费(R&D)3301万元,增长29.2%,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45%。 全年申报专利24项,全部得到国家受理,其中授权专利5项,这是我县申报专利最多的一年。全年工农业企业共申报审定13项县级重点新产品,3项市级高新产品,2项省级高新产品;新联电器、华特电器荣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黄山电器有限公司“快恢复二极管(FRD)方形芯片制造技术”为国内外首创。阊华电子特大功率整流桥组填补国家空白。祁门香公司开发的“祁香牌祁门红茶”荣获中国第四届茶博会金奖。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座,转播台1座,广播通播率95.4%。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2.4万户,电视通播率100%。年末全县国家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资料3.2万卷(件、册),库馆总建筑面积2580平方米。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医务室等)18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1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医院、卫生院床位814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84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04人,注册护士279人。乡村卫生室125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28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82%。全县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12.88万人。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喜报连连。第二届“老徽州”乒乓球邀请赛,我县选手刘刚获男子单打第三名,市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祁门队获男乙团体第一、男甲、女甲团体第二、单打三个第一的好成绩,全市老年人门球赛祁门队荣获第三,全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祁门获团体总分第二名。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数据显示,2007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6.91‰,比上年下降0.08个千分点;死亡率为4.15‰,下降3.47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2.77‰。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87722人,比上年增加677人。其中男性96295人,女性91427人,人口性别比为105.3:100(女性为100)。总人口中农业人口147495人,非农业人口40227人。全县建制镇7个,镇人口114145人,乡人口73577人。 全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0190元,比上年增长27.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084.49元,增长16.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11.44元,增长9.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6%,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平方米,下降2.2平方米。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1919人,比上年增加481 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6401人,增加401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3802人,增加8人。全年为3824名失业人员发放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 年末全县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480张,收养各类人员375多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2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0.4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6.55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共发现石煤、铁、铜、铅、锌、金、银、锑、钨、钼、镉、瓷土、砂、石、粘土、矿泉水等计16种矿产资源。已探明矿产有石煤、铜、铅、锌、镉、银、瓷土、建筑石料、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矿泉水等11种,矿产地52处,其中能源矿产有石煤1种,矿产地1处;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银、镉(共生和伴生)5种,矿产地1处;非金属矿产有瓷土、建筑石料、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4种,矿产地49处;水气矿产有矿泉水1种,矿产地1处。县域内中型矿床3处,小型矿床5处,小矿和零星资源44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