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天长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8 滁州市天长市统计局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锐意创新,开拓奋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创近年来最好水平,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稳步加快。初步测算,全市生产总值57.5亿元,按可比价(下同)比上年增长11.8%,是1997年以来增速首次突破两位数,比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6亿元,增长19.8%;第二产业增加值24.5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17.4亿元,增长8.3%。人均生产总值为9328元,首次突破1000美元的大关,比上年增长11.7%。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的速度不明显,规模工业企业亏损面有所扩大;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社会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农业

2004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及一系列支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加之气候有利,主要农产品产量比上年有大幅度的增长。

全年粮食总产量63.08万吨,比上年增长72.9%,其中:夏粮产量14.2万吨,增长51.8%;秋粮48.88万吨,增长80.1%。油料产量5.75万吨,比上年增长23.5%,粮油产量双双创历史最好水平。棉花产量254吨,比上年下降3.4%,水果产量5635吨,增长26.1%,蔬菜产量113408吨,增长24.9%。

林业生产不断进展,养殖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0000亩,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5000亩。肉类总产量39637吨,比上年下降9.2%,水产品产量48058吨,增长1.0%。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69.7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0%,全年化肥使用量(折纯)44351吨,增长5.6%,农村用电量18897万千瓦时,增长63.6%,有效灌溉面积49360公顷,增长0.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工业的增长得益于我市规模工业的快速发展。全年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13.9亿元,比上年增长44.2%,是历史上增速最高的年份。在规模工业中: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4.67亿元,比上年增长42.2%,重工业完成增加值9.27亿元,增长45.2%。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完成增加值0.88亿元,增长18.8%;集体完成3.14亿元,增长74.4%;股份合作完成0.90亿元,增长5.8%;股份制完成9.09亿元,增长43.3%;外商及港澳台完成0.38亿元,增长40.5%;其他完成0.35亿元,增长3.4%。在规模工业中,大中型企业的主导地位作用明显。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2亿元,比上年增长67.0%,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66.0%,对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4.4%。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2004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利税3.34亿元,比上年增长39.5%,其中实现利润1.49亿元,增长30.9%。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27.41%,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为97.0%,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但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部分企业亏损状况仍未改观,全年规模工业企业亏损额达977万元,比上年增长106.5%,企业亏损面达23.2%,比上年扩大8.6个百分点。

建筑业市场逐步升温。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全市建筑业资质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76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实现利润432万元,增长1.2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断加快。2004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54亿元,比上年增长50.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73亿元,增长34.2%;农村非农户投资5.45亿元,增长95.8%;城乡居民个体投资1.36亿元,增长14.3%。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4年,全市地方交通系统货运量106万吨,货运周转量4000万吨/公里。客运量19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0000万人/公里。城乡道路建设不断加快。天长——关塘、龙岗——高庙、乔田——石梁、关塘——谕兴等乡道均已建成通车。市区永福东路配套、三圣街改建、千秋路三期改造均已完成。宁淮高速天长段亦已开工建设。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年末全市固定电话145378户,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农村电话101808户,增长4.6%。移动电话达11.84万户,增长18.9%,其中:移动用户8.2万户,联通用户2.5万户,小灵通1.14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数达8545户。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随着苏果超市,天正商务、千家惠购物中心、千秋步行街等大型购物消费场所的建成使用,消费环境明显改善,而且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9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54亿元,增长9.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零售额1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餐饮业零售额1.62亿元,增长16.5%;其他行业零售额0.16亿元,增长5.6%。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2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4.3%,其中:出口67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4.7%。在出口中,按经营主体分,外贸公司出口87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2%;生产企业出口5200万美元,增长58.9%;外商企业出口626万美元,增长48.6%。在主要出口商品中,电子原件、玩具已成为我市两大主导出口产品,分别完成出口额2439万美元、2334万美元,分别增长54.3%、55.6%。2004年末,全市获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达105家,比年初新增12家。

旅游业有所回升。全年旅游总收入4300万元,比上年增长4.5%,外出旅游5000人次,比上年增长6.0%。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增长。2004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3.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3亿元,增长15.9%。财政支出3.81亿元,比上年增长31.3%。

金融机构运行正常。200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9.51亿元,增长23.9%,各项贷款余额29.88亿元,比上年下降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