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休宁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县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01亿元,同比增长13.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41亿元,增长88.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8.21亿元,增长20.4%。 重点项目全面推进。实施省“861”和市“443”计划项目38个,完成年度投资9.58亿元,占计划任务的155%;实施县“410”重点会战项目28个,完成年度投资8.2亿元,占年度计划108%。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启动实施“一环三桥五区”建设,滨江大道一期工程、状元阁、海阳新大桥、海阳政务大楼建成使用;完成齐云山大道“黑色化”工程和县城至万安段景观带绿化、亮化、美化。海阳二中新校区、万安大桥建设和徽商步行街、云水芳邻等商住开发加快推进,交通局地块旧城改造项目正式启动。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城乡路网改造和通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770万元,开工建设“村村通水泥(油)路”工程152公里,完成里庄、半源等最后5个不通公路的行政村路基工程,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目标。 五、商业和旅游 商旅互动互促,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4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分城乡看,县的零售额5.81亿元,增长16.7%;县以下零售额2.73亿元,增长15.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7.43亿元,增长16.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0.98亿元,增长18.4%。 旅游经济不断壮大。着力打造以“福山福水福人家”为主题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品牌。旅游景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2007年我县跻身“中国生态旅游大县”66强,并荣获“全国十佳”最具原生态的旅游大县。全年实现旅游接待量11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8%,其中境外旅客1.92万人次,增长28.0%;实现旅游总收入5.41亿元,增长58.8%,其中旅游创汇850万美元,增长254.2%。 六、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57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3%,其中:出口总额1531.3万美元,增长39.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9100万元,增长54.8%。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共引进内资项目72个,实际引进县外资金14.8亿元,同比增长32.5%。引进外资1143.6万美元,增长1.3%。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全年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353万人,货物运输量13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0.1%和12.2%。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22179万人公里,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9175万吨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2691辆,比上年增长21%。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286万元,比上年下降2.1%。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9646户,比上年下降11.6%;移动电话用户48480户,比上年增长21.9%。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达39.6部。互联网宽带用户6131户,比上年增长88.8%。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增势强劲。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1310万元,首次突破3亿元,比上年增长27.8%。一般预算收入19378万元,增长27.5%。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地两税收入达到14966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77.3%,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总支出56844万元,比上年增长29.8%。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47亿元,比年初增加4.7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87亿元,比年初增加2.2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46亿元,比年初增加2.15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7.96亿元,同比增长22.6%,现金支出49.14亿元,增长19.7%;现金净投放1.18亿元。 九、教育、文化和卫生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全县年末拥有普通中学20所,其中:高中3所、初中17所,在校学生14188人,专任教师809人,普通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7.42%;小学36所,教学点147个,在校学生13818人,专任教师1045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9.9%;幼儿园4所,在校学生4954人,专任教师3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4%,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98.65%。全县中小学校舍建筑总面积为30.36万平方米,当年新增面积近2.4万平方米。推进校长负责制、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深入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确保贫困生不因贫失学。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城乡群众文化活动,全面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站)22个,组织举办各类文艺活动106次,举办各类展览66个。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各1座,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38千册,博物馆藏品848件套。拥有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各1家。全县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2.92万户,其中农村2.13万户。年末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0.6%和96.6%,比上年分别提高0.5和3.3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日臻完善。年末拥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2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个;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53人,其中执业医师203人,注册护士185人;卫生机构床位数540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开,参合农民数20.93万人,参合率达88.3%。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稳定。公安人口统计年报显示,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273200人,比上年末增加1056人,其中:非农人口35665人。在总人口中,男性140052人,女性133148人,性别比105.2:100.0。出生人口2415人,出生率为8.84‰;死亡人口1197人,死亡率为4.3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6 ‰,比上年下降0.28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759元,比上年增长21.6%;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增长14.1%。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五大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到2007年末,五大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9089人、14745人、8910人、10300人和4600人。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达100%;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就业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新增就业岗位19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增加值为现价,除注明外,增加值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数取自县公安局人口统计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