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歙县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0年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为73154人,比上年增长3.5%,其中:普通中学26220人,增长11.4%,职业中学1317人,增24.5%,小学45533人,下降0.84%。 六、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2000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27438万元,比上年增长21%。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28512万吨公里,增长21.5%,其中: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23936万吨公里,水路货运周转量793万吨公里;完成客运周转量39246万人公里,增长2.7%,其中:公路客运周转量32690万人公里,水路客运周转量4556万人公里。 邮电业务总量完成4243万元,比上年增长25.9%,2000年末本地电话用户28112户,比上年增长35.3%,移动电话用户8201户,比上年增长1.59倍,全县电话普及率为7.2部/百人,农村95%的行政村通了电话。 七、商贸 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逐渐显现以及我国加入WTO的临近,消费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趋向缓和,货源供应充足,消费需求稳步回升。200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8225万元,同比增长8%,消费市场呈现的特点是:1、经过前几年消费市场的疲软,商家开始寻求多元化的销售渠道,超市、电视购物等新型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了宽松的购物环境。2、我县小城镇建设初见成效,小城镇的辐射功能开始增强,居民消费倾向有所提高。3、电器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大幅降低,使原来的高档消费品,飞入了寻常百姓家。4、国家加强了对医药保健类产品的规范整顿,医药市场开始好转。从县、乡两个市场来看,消费需求的回升还不均衡。2000年县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6347万元,增长11.8%,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878万元,增长6.2%。 八、财政、金融 财政金融形势基本稳定。2000年我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8518万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县级预算收入15733.3万元,增长12.5%,财政总支出22705万元,同比增长26.3%。 2000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80794万元,比年初增1936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达98057万元,比年初下降15521万元。2000年底,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实现双增。全县金融机构企业存款余额达到23007万元,比年初增3910万元,全县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达148783万元,比年初增13629万元。因剥离不良贷款,导致金融机构贷款帐面下降,实为增加,金融机构现金呈投放态势。 九、文化、卫生 文化卫生事业发展健康有序。2000年全县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120场,公共图书馆藏书达12.7万册件,文化馆和文化站共有42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各一座,县级卫星电视收转站17座,乡镇级收转站100座,广播覆盖率达88%,电视覆盖率达92%,全部乡镇开通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72%的行政村开通有线广播,86%的行政村开通有线电视。 卫生工作得到加强。2000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65个,其中:综合医院3个,中医院1个,卫生院56个,专科防治所、站1个,卫生防疫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机构床位961张,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011人。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据公安部门统计2000年末全县人口502263人,出生人口3980人,死亡人口3492人,迁入人口4406人,迁出人口5644人,人口出生率为7.9‰,人口死亡率6.9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0年我县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661元,比上年增1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90元,比上年增加61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乡居民就业渠道也越来越广,扶贫攻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确保贫困人口和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从收入构成看,除了生产性收入外,量入为出,年年有余的生活习惯,已经把城乡居民长期积累的结余购买力演变成可观的财产性收益(储蓄、股票、债券等),2000年仅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就达2963元,生活质量也逐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12.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26平方米。 说明: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幅按可比价计算。 歙县统计局 二00一年四月二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