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徽州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7 黄山市徽州区统计局

年末拥有星级餐馆3户,其中四星级餐馆2户(阳光、龙井大酒店);二星级宾馆饭店1户(岩寺宾馆);休闲山庄(华商山庄)1处;国内旅行社3户。境内共有个景区景点6个,其中4A级景区(唐模)1个,3A级景区(丰乐湖)1个。

六、交通、邮电

交通: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559万元,比上年增长5.7%。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906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9055万吨公里,增长22.4%;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6622人公里,比上年增长49.9%,其中公路旅客周转量6619人公里,增长49.8%。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304.4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通车里程214.54公里。年末公路客运汽车保有量87辆,其中班运客车30辆,出租客车45辆,公共汽车12辆;货运汽车保有量达到1885辆,其中载货汽车1755辆,轮胎式拖拉机130辆。

邮电: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78万元,比上年增长8.1%。全年订销报纸133.58万份,增长1.7%;订销杂志5.58万份,增长67.6%;发送函件23.91万件,增长27.9%。年末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8664门,比上年增长6.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2616户,比上年增长4.8%,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0166户,乡村电话用户11364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3.8万户,新增1.2万户,比上年增长48.8%。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2728万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乡镇级完成财政总收入6104万元,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48%,比上年增长35.2%;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0208万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国税局完成3914万元,增长38%;地税局完成4468万元,增长31.9%;财政局完成1826万元,增长11.2%。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比重达8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完成财政总支出17327万元(含转移支付支出及兑现的上级专款),比上年增长3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4720万元,增长47.9%。

财政支出向“三农”、教育、科技和社会保障事业倾斜。全年财政“三农”支出3360万元,比上年增长33.7%;教育支出2446万元,比上年增长30%;卫生医疗支出333万元,比上年增长46%;用于高新技术开发和研究的科技三项经费支出121万元,比上年增长105.1%。社会保障专项资金支出1820万元,确保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增资及时兑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06万元。

金融:年末金融机构本币各项存款余额138679万元,比年初增加10587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4330万元,比年初增加9290万元;企业存款余额31299万元,比年初减少2102万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5115万元,比年初增加11460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9071万元,比年初增加8949万元,短期贷款主要以工业为主;中长期贷款余额9821万元,比年初增加2154万元。全区贷占存比为39.74%。全年累计投放现金243577万元,比上年增长14.12%,累计回笼现金238893万元,比上年增长16.35%,累计净投放现金4684万元。

保险:年末共有保险公司2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016万元,比上年增加693万元,增长20.9%。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区人均保费405元,比上年提高69元,增长20.5%。全年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887万元,比上年增长42.4%,综合赔付率22.09%。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年末拥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招生141人,在校生701人,毕业生117人,专任教师23人,其中在校生比上年增加217人,增长44.8%。普通中学学校7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招生数高中266人,初中1813人;在校生数高中1329人,初中在校生5054人;毕业生数高中340人,初中975人;专任教师数完全中学106人,初级中学232人。小学学校62所,招生数706人,在校生数5510人,毕业生数1498人,专任教师数400人,其中在校生比上年减少1169人,下降17.5%。幼儿园2所,入园幼儿1019人,离园幼儿722人,专任教师14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7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41.74%。

科学技术:年末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户,高新技术产品8个;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户,高新技术产品5个。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8%。

科技项目实施成果明显。全年成功申报立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项、市级科技项目5项。全年组织实施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项;组织实施市区两级科技项目24项,创新生产工艺2项,开发新产品10个,取得安徽省科技成果2项,被受理国家专利8个。

九、文化、卫生、广电和体育

文化:年末拥有区文化馆(站)8个,文化经营单位53家,全年组织大型群众文化活动8起,其中新编的《舞和合》、《柳翠娘》民俗节目在黄山节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优秀奖;农村电影放映队2支,全年放映电影268场;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达20257册,累计发放借书证200个,总流通人次5280人次。

年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家,全年举办展览2次,参观人次20000人次;博物馆1个,文物藏品527件,参观人次36863人次,其中外宾2015人次。年末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分别为省级(黄山毛峰手工技艺)和市级(唐模水口)。

广电:全区村级有线电视联网和广播设施建设正式启动,全区7个乡镇完成了有线电视联网,2个乡镇完成了广播机房安装工作;5个行政村实现有线电视联网,7个行政村完成广播室建设。年末拥有区级调频转播发射台1座,广播调频发射机4部;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电视发射机1部;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159公里,有线广播电视用户990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1户,卫星地面收转站25个;广播综合覆盖率为100%,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3.8%。

卫生:年末共有乡以上卫生机构(不含诊所)10个,床位164张,卫生技术人员186人,其中执业及助理医师98人、注册护士58人、药剂和检验人员21人。全年诊疗72494人次,其中急诊6006人次,健康检查7208人;住院6609人,其中危重病人136人,住院人手术692人次,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8.97%,治愈率74.68%,每百门诊住院人数9.12人;病床周转次数43.05次,病床使用率50.58%,出院者平均住院日4.26天。年末全区共有村级医疗点及个体诊所103个,从业人员111人。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开展良好,年末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68411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85%,财政支出48万元。

妇幼保健工作得到巩固,重大传染病和新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全年7岁以下儿童管理4398人,管理率85%;卡介苗、麻疹等“五苗”免疫接种率均在96%以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7‰,比上年下降0.36个千分点。全年产妇819人,建卡率96.3%,产检率97.2%,住院分娩率99.5%,无孕妇死亡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生。同时继续加大人禽流感、霍乱、性病、艾滋病、结核病、甲肝、乙肝、风疹、狂犬病、乙脑等传染疾病的宣传、监测、防治工作,有效控制了疾病流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