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徽州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区、开放强区、农业稳区、民营兴区、旅游活区”发展战略,有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态势,社会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圆满完成,实现了“十一五”规划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09139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262万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51344万元,增长19.7%;第三产业增加值38532万元,增长8%。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7.6%、47.1%和35.3%。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10998元,比上年增加1441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408美元。 市场物价:年末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按类别分:食品类上涨1.1%,其中粮食上涨3.1%、鲜菜上涨9.4%、鲜瓜果上涨4.8%;居住类上涨4.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3%;烟酒及用品上涨0.6%。而衣着类、交通和通信类分别下降1.4%和1.2%。年末全区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8.3%,涨幅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 劳动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510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80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率达90.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69人,登记失业率3.8%。 存在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大、中型企业的支撑,经济总量仍然过小;二是主导产业单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比较突出,经济结构欠合理;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高新技术比重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四是受人口和产业欠发达等因素的制约,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功能仍较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二、农业 全年完成现价农业总产值3142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9%,比“十五”时期平均水平高3.5个百分点;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结构比为46.4:14.3:34.7:1.9:2.7,与上年相比,农业、林业比重分别下降0.1和1.3个百分点,牧业、农业服务业比重分别上升1.2和0.2个百分点,渔业持平。 粮食、油料传统农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14公顷,下降1.1%,油料种植面积1591公顷,下降0.3%;蔬菜、西瓜和菊花等新型农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全年蔬菜种植面积1772公顷,增长5.1%,西瓜种植面积356公顷,增长19.9%,菊花种植面积135公顷,增长20.5%。主要农产品产量与上年相比表现为“一减八增”。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社会工业完成增加值5056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4%,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43.5%,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9.4%。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户,实现增加值4296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0.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10251万元,增长34.1%;重工业增加值32712万元,增长42.1%。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34526万元,增长43.9%,集体企业增加值4984万元,增长30%。分行业看,三大支柱产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设备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29649万元、2915万元和2500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比重分别为69.0%、18.4%和5.8%。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11.67%,创历年最好水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9382万元,增长33.9%;实现利润总额2414万元,同比增长18.5%。 建筑业: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8878万元。年末全区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4户,完成产值10139万元,比上年增长16.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7693万平方米,增长0.25%;房屋竣工面积15.1995万平方米,增长9.2%;实现利润总额266万元,增长14.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7859万元,比上年增长50.7%。其中,城镇完成投资65988万元,增长15.1%;农村完成投资22581万元,增长395.7%。 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完成投资37476万元,占总投资比重34.7%,比去年下降11.1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70383万元,占总投资比重提升到65.3%。从三次产业看,一产完成投资5419万元,增长166.4%;二产完成投资36311万元,增长77.7%;三产完成投资66129万元,增长34.7%。一、二、三产业投资比例为5.0:33.7:61.3。从投资领域看,主要以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工业全年完成投资35624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7557万元,分别占总投资比重为33.0%和34.8%。 年末房地产开发企业13户,全年完成投资19290万元,比上年增长99.2%;商品房施工面积23.5963万平方米,增长37.3%;商品房销售面积8.1081万平方米,增长73.2%;商品房销售额10464万元,增长82.4%。全年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1290元/平方米,其中商业营业用房平均销售价格2177元/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1%,总体呈较快增长态势。 分城乡看,城市累计完成零售额20923万元,同比增长15.1%,农村累计完成零售额9777万元,同比增长12.1%,城乡消费品市场份额分别为68.2%和31.8%。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7410万元,比上年增长1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265万元,增长16.9%;其他行业零售额1025万元,增长11.9%。 对外经济:年末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36户,比上年增加2户。全年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7户,完成进出口总额1338.3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9.6%。进出口总额中出口额为642.17万美元,增长2.7%,进口额为696.22万美元,增长109.1%,全年贸易逆差54.05万美元。对外贸易主要方式为一般贸易;进出口主要产品为环氧树脂、铣床、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贸易地区主要是亚洲和欧洲。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04.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2%;全年引进市外资金93712万元,比上年增加37162万元,增长65.7%。 旅游: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5%。其中国际游客3.16万人次,国内游客83.04万人次,分别增长42.3%和24.9%。旅游总收入29060万元,比上年增长38.4%,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