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开化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07年,全县外汇存款余额大幅下降、贷款余额大幅度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余额为168万美元,比年初减少87万美元,外汇贷款余额为200万美元,比年初增加200万美元。 金融机构现金收支增长较快。全县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117.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3%,现金支出115.58亿元,比上年同增长26.1%。收支轧抵净回笼现金1.69亿元,比上年少回笼239万元,下降12.4%。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年末拥有保险机构8家,全年保费收入11274万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财险保费收入3537万元,增长26.0%;寿险保费收入7737万元,增长16.7%;支付各类赔款6749万元,其中财险赔付1618万元,寿险赔付5131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7年,进一步推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积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程度,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707人,其中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2073人。全县有科技活动的29家单位,从事科技活动人员514人,拥有科技活动机构15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家。年末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3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2007年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省级科技计划27项,其中新产品开发有6项。2007年全县申请专利79项,其中发明10项。专利授权量37项。县科技成果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 开化网上技术市场活跃,2007年,网上发布技术难题招标52项,提供研发经费4799万元;正式签约项目20项,合同金额1341万元。 2007年,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全县科技投入合计4929万元,增长24.8%,科技活动经费支出4464万元,增长19.3%,其中R&D经费950万元,比上年增长21.2%;全县财政科技事业费支出2114万元,增长17.8%。 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涌现出许多教育强乡镇。全年被上级各类学校录取的大中专生1730人,其中高校1453人。全县共有普通中学25所,职业中学2所,小学44所,幼儿园205所。全县普通高中招生1324人,初中招生4129人,小学招生3506人,职业中学招生1201人。全县中小学校在校生3.80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4036人,初中在校学生11261人,小学在校学生19848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2813人。 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实施取得新进展,2007新学年开始免交学杂费,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小学入学率为100%,毕业率100%,巩固率100%,升学率100%;初中入学率为99.92%,毕业率100%,巩固率99.99%,升学率93.82%。希望工程、成人教育、幼儿教育取得新成绩。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07年,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城乡人民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彩。年末全县共有电影放映单位5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8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0.67万册(件),其中古籍7480册(件)。18个乡镇全部实现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有线电视节目增至30套,共有有线电视用户7.1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为86.1%和93.8%。 卫生事业加快改革步伐,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经过三年的创建,2007年通过检查验收,我县荣获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称号。年末全县卫生系统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1个;医院、卫生院27家;拥有医疗床位750张;卫生技术人员835人,其中医生648人。新推广的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顺利,农民参保人数达27.0万人,参保率为88.2 %。农村卫生状况继续改善,年末拥有乡村医生240人。从实施“驻村医生制”以来,驻村医生为农村居民建立家庭档案29.34万份,全年诊疗54.92万人次。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我县成功承办全国乒乓球俱乐部甲A女子组比赛。体育竞技取得较好成绩,我县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比赛获金牌9枚,银牌8枚,铜牌9枚。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全民健身活动稳步推进。等级运动员人数不断增加,新发展二级运动员17人、三级246人、少年级677人。全县拥有比较完整的标准体育场馆2个,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 十一、环境保护 2007年,全县推进实施《开化生态县总体规划》,我县环境保护事业得到加强,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县城、省级生态县考核验收。年末全县有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5人,环境监察大队1个,环境监察人员5人。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年末共有生态示范乡镇16个, 其中国家级优美乡镇1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15个;市级生态村61个,县级生态村226个;省级绿色社区4个,省级绿色企业4家,省级绿色学校6所,规范化饮用水源保护区8个。强化“一控双达标”的长效管理,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果。年末烟尘控制区234.03平方公里,大气总悬浮微粒年平均0.061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平均0.030毫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源合格率为100%,城市交通噪声值68.0分贝,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7年末,全县总人口348573人,比上年增加202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993人,增加981人。全年出生人数3922人,出生率为11.18‰,死亡人数2118人,死亡率6.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9‰,比上年减少0.52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县职工工资总额5.59亿元,职工平均工资22029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城镇以上职工工资总额3.37亿元,职工平均工资29500元,增长13.8%。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59元,增长13.5%,恩格尔系数降到38.0%;每百户农户拥有电话93部,移动电话106部,彩色电视机116台,影碟机27台,空调机5台,计算机2台。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县全年新建住宅73.2万平方米,其中:城乡个人建造住宅54.8万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6.66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城镇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统筹的人员14849人,其中在职职工14777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0015人,其中职工13765人;参加失业保险14141人,为877人次失业职工提供了失业救济。全年传统发放困难补助7416人次,参加农村养老保险73122人,离退休人员7316人。 社会福利事业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县共有社会福利院13个,床位1204张。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全县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8474人,其中城镇居民1061人。社区服务设施59处,社会救济对象、抚恤和补助优抚对象以及退伍、转业军人的生活、就业得到妥善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