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柯城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柯城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一个中心”,紧紧抓住“两大目标”,认真贯彻“三大战略”,积极推进“五大柯城”建设,并做到克难攻坚,迎难而上,全区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34.6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4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9.96亿元,增长21.4%;第三产业增加值17.99亿元,增长13.4%。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20.9%、26.8%和52.3%。区域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29200元,合3650美元,比上年增长15.7%。 2006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0%,其中:居住类上涨5.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5%,食品类上涨1.6%,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6%,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4%,衣着类下降4.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3%,。 全年提供就业岗位逾120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5%以内。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67万亩,比上年增长3.6%,蔬菜种植面积4.81万亩,比上年7.8%。粮食总产量20129吨,比上年增长2.3%。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374公顷,幼林抚育面积200公顷。全年肉类总产量1.21万吨,比上年下降22.9%。全年水产品产量4422吨,比上年增长18.6%。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6年末全区工业企业、工业私营个体户共1691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50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2家。全年全区工业增加值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2.91亿元,同比增长27.7%;主营业务收入12.51亿元,同比增长26.0%;年末亏损率为4.9%,比上年降低9.9个百分点;利润总额3807万元,同比增长69.7%;规模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8%。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6.49亿元,同比增长43.0%;建筑业本年新签合同额6.24亿元,同比增长216.0%;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52.34万平方米,比去年增长43.6%。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比上年增长%;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5.19亿元,增长18.4%;房地产开发投资3.86亿元,增长1.5%;基础设施投资完成额3.33亿元,增长69.4%。全年新开工项目115个,比上年增加30个;区级重点项目42个,其中市级重点项目4个。 五、国内经济贸易和外经外贸 2006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批发零售业22.12亿元,增长16.5%;住宿餐饮业5.23亿元,增长10.7%。亿元市场7家,比上年增1家,年成交额55.11亿元,比上年增长34.7%;摊位数1985个,增加了57个。全年进出口总额450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出口4013万美元,增长21.4%;进口49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4倍。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个,同比增长50%;实际利用外资485万美元,同比增长506.3%。 六、财政、金融 2006年全区财政总收入22148万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570万元,同比增长13.3%,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2.34亿元,比年初增加4.55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7.13亿元,比年初增加1.45亿元;贷款余额25.01亿元,比年初增加3.2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3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3亿元。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6年全区拥有中小学校51所,其中小学40所,在校学生2.73万人;普通初中11所,在校学生1.2万人。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保持在100%,初中升高中比例93.97%。全年完成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21952平方米,实行免费就学政策惠及学生9164人次,免收费用159万元。 2006年全区认定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家、市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家。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专利申请授权16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实用专利3件,外观专利8件。 八、旅游业 2006年全区旅游收入2.6亿元,比上年增加68%;接待国内游客48万人次,比上年增加68%,接待海外游客2300人次,比上年增加187%。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区文化馆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区图书馆藏书13万册,拥有50座的电子阅览室一个。全区新增调频广播2500支,新开通有线电视5500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2%,有线电视行政村联网率100%。 2006年,区组队参加了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取得了3.5金、1银、1铜的好成绩;并组队参加浙江省重点校、试点校青少年田径比赛和苗子精英赛,夺得了6个第一名、5个第二名、3个第三名的好成绩。 2006年末,全区医院、卫生院13个,病床数355张,在编医生数212人。全年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免费体检率达55.4%,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79.4%。适龄儿童免疫建卡率99.25%,“五苗”全程接种率98.22%。孕产妇建卡率99.31%,住院分娩率100%,系管率98.02%。 十、环境保护 200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4059吨标准煤,降低了10.85个百分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顺利通过验收。全区10个生态重点项目投资2.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8%。其中百村整治工程投资5248万元,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程建设投入650万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总人口41.11万人,同比增长0.61%,其中城镇人口21.3万人,人口密度679人每平方公里。计划生育率达98.43%,全区人口出生率8.65‰,死亡率7.05‰,自然增长率1.6‰。2006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41元,比上年增长11.8%;人均消费性支出10331元,增长12.1%;恩格尔系数31.2%(指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比重);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6.4平方米,为上年的136.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04元,增长9.4%;消费性支出4248元,增长6.0%;人均住房面积56.19平方米;恩格尔系数42.23%。 2006年全区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及险种二项覆盖面均达100%,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率达85.9%。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净增2117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抗风险支付能力123.59个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102人,比上年度增加3109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8334人,新增参保人数2438人。女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8334人,新增女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504人。2006年当年被征地人员参保做到了即征即保,参保率100%。全区2.09万名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8.45万名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比上年增加了2.5万人,参保率为83.7%。2006年共报销住院6940人次,门诊26175人次,合计支付合作医疗基金749.74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