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大力实施投资拉动战略,着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使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实现了前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顺利完成“十五”计划。 一、综合 宏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为历史最高水平。2005年前郭县生产总值达1031185万元,比上年增长28.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94273万元、531061万元、205851万元,分别增长28.6%、32.0%和15.0%。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28.5:51.5:20.0。全年人均生产总值达17810元,增长28.2%。 二、农业 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良好发展。粮食生产创历史新高,农业产业结构不段升级。200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65万吨,比上年增长31.4%,创我县粮食生产历史最高点。种植结构向高产、优质、高效和特色方向发展。粮食作物比重下降,经济作物比重上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9534公顷,经济作物面积增加2351公顷,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上升为11.24%。植树造林步伐加快。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133公顷,林业产值完成7502万元,同比增长15.4%。 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畜禽出栏全面增长,牛出栏总量达到13.0万头,比上年增长3.2%;羊出栏总量达到42.5万只,比上年增长5.2%;生猪出栏61.0万头,比上年增长5.4%;家禽出栏4533.6万只,增长11.4%。肉类总产量160011吨,比上年增长8.7%;禽蛋产量7800吨;奶产量10008吨,增长66.3%。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148780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占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31.74%。 渔业生产增速加快。2005年全县鱼产量达到15600吨,。实现渔业产值1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 民营经济企业效益与速度同步提高。据县经济局统计,到2005年年末,全县民全县民营企业户数达到19813户,比上年增长12%;从业人员86316人,同比增长10.1%;165营经济产值为584827万元,比上年增长31.3%;上交税金12140万元,增长30.1%;利润总额42850万元,比上年增长30.2%。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9.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3%。农村用电量12322万千瓦小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5年,全面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工业经济步入快速增长期。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619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4%。其中中央省属工业增加值45563万元,比上年增长44.7%,地方工业增加值60634万元,增长78.8%。 工业产销衔接较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现价销售产值267881万元,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102.3%。其中中央省属工业实现产销率107.8%,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地方工业实现产销率91.8%,同比下降了4.2个百分点。 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稳步增长。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6843万元,比上年增长55.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9767万元,其中实现利润14646万元。 建筑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全年建筑业企业完成11240万元,比上年增长3.6%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全县继续扩大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狠抓投资环境,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3268万元,比上年增长76.91%。 五、国内贸易 2005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761万元,比上年增长29.0%。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县的零售额实现153789万元,同比增长32.3%;县以下零售额实现137972万元,同比增长25.6%。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9186万元,增长158.2%;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16210万元,增长23.2%,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额1444万元,比上年增长-82.2%,限额以下及个体批发零售贸易消费品零售额214766万元,增长28.3%,其它行业零售额与去年大体持平,实现零售额36365万元,增长2.7%。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加快发展,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25559万元,比上年增长19.04%。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043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4%。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2628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3%。 旅游业保持增长。国内旅游呈现增长态势,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0万人次,增长25.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5600万元,增长30.0%。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05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82688万元比上年增长84.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789万元,比上年增长32.43%。地方财政支出85558万元,比上年增长51.21%。财政支出体现了“有保有压”的原则,社会保障补助、医疗卫生、公检法司、教育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55.66%、60.55%、36.53%和15.40%。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22882万元,同比增长49.4%。其中,企业存款139777万元;储蓄存款363054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57300万元。其中,短期贷款241821万元;中长期贷款115479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职业中学8所,招生1351人,在校生8204人;普通中学34所,招生6398人,在校生26148人;小学195所,招生5116人,在校生38239人;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5546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等各项事业继续健康发展。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2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2个,档案馆1个。全县现有广播节目1套,平均每天播音16小时。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3%;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7%。有线电视用户2.2万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5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4个。卫生机构床位数829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829张。全县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117人。全县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201人。妇幼卫生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02人。全县共有乡镇卫生院23个,床位222张,卫生技术人员984人。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为579700人,比上年增加121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