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辉南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铁合金 万吨 1.8 77.7 水 泥 万吨 14.1 7.9 中成药 吨 976 -1.1 冶金工业和医药制造业成为今年实现增加值的主要支撑力量,两大支柱行业实现增加值54041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8330万元的55%。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0907万元,比上年增长79.8%;完成建筑施工面积60.8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 大力实施投资拉动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2000万元,比上年增加129479万元,增长79 %,其中:城镇投资265720万元,增长133.8%;农村投资完成19280万元。 全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000万元,增长8.5%,大力优化资金投向,投资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重点项目建设投资带动作用显著,全县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施工项目有123个。 国内贸易 全县消费需求持续旺盛,消费品市场十分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8285万元,比上年增长31.9%。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中,购进总额为31253万元,比上年增加9636万元,增长44.6%,销售总额增加11166万元,为36335万元,增长44.4%;期末库存为10983万元,增长272.6%。 交通运输、邮政电信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实现25678万元,比上年增39.5%。其中: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增加值实现23963万元,增长 37.5%,邮电通信业增加值实现1715万元,增长71.9%。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实现3979万元,增长33.2%。 2007年,全县完成客运量373万人,比上年增长5.9%,旅客周转量1278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5%;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315万吨,比上年增长6.8%,货物周转量14973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8%。 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672万元,其中,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656万元,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116万元,完成移动业务总量5400万元,完成联通业务总量2000万元。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3590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24760户,乡村固定电话用户38830户,互联网接入用户7062户。 金 融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全年实现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5380元,比上年增长11.5%。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0162万元,比年初增加37389万元,比去年增长4.7%,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67435万元,比年初增加了20963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8335万元,比年初增加7721万元,比上年增长18.1%。 教 育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县普通高中在校生5697人,招生1892人,毕业生1685人,专任教师287人;全县普通初中在校生14112人,招生5593人,毕业生4006人,专任教师874人;普通小学在校生20298人,招生4581人,毕业生5375人,小学专任教师1532人。特殊教育在校生75人,招生5人,毕业生11人,专任教师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309人。 医疗卫生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合作医疗的户数为56148户数,参加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为168227人,参合率达78.97%。 人口、人民生活 年末全县总人口为357796人,全年出生人口2891人,出生率为8.06‰;死亡人口1040人,死亡率为2.9‰;自然增长率为5.16‰。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得到改善。2007年全县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实现29976万元,同比增长19.6%;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12985元,比上年度净增加2814元,增幅为27.7%。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量和增长速度三项指标都创历史最高水平,我县职工工资平稳快速增长,有效地拉动了职工工资水平全面提升。 县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36元,同比增长17.8%,县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556元,同比增长4.6%;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4元,增长16.5%;家庭经营性收入人均为755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2%;家庭经营费用支出人均为385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017元,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1269元,全县农民恩格尔系数达到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