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公主岭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3-05 四平市公主岭市统计局

注重科技人员的培养使用。到年末,全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0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9000人,常年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13000人。全年引进、推广科技成果11项,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使科技兴市战略落到了实处。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有很大发展。全市有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各1处,有藏书80万册;大型剧场、影剧院各1个、中小型剧场12个,保证了各类文艺活动和节假日庆祝活动的开展。全市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100%和98%,有线电视入户率达41%。

卫生工作常抓不懈,医疗条件不断改进,医疗水平有所提高。全市有卫生机构43个。其中,医院6个,卫生院31个,卫生防疫站、采血站各1个。卫生技术人员有3192人,执业医师1148人。有医疗床位2612张。农村卫生事业改革更加深入,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同,参与率达80%以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32%。

全民体育健身活动热情高涨。全市有体育人口130000人,市区晨练人数达90000人。有健身广场3个,各种体育场地70个,充分满足了广大群众开展体育运动和健身活动的需要。

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058054人,比上年增加9570人。全年出生人口12961人,出生率为12.2‰;死亡人口3254人,死亡率为3.1‰;人口自然增长率9‰。全年非农业人口为328251人,女性人口为522651人,总户数为31.3万户,其中:城镇非农业户数为12.64万户。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继续提高,生活质量日益改善。根据农村和城市调查队调查显示,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795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31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0.2%,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2%。分别比上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

居住条件改善明显。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2.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4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加1.4和1.6平方米。

职工工资继续增长。全市有从业人员50781人,在岗职工50230人,职工工资总额58200万元,职工平均工资为11531元,比上年增长24%。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扩大。全市养老参保人数为71840人,比上年增加1876人。其中:参保职工为50540人,参保离退休人员为21300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为3500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为43600人,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参保职工为24578人。

社会福利事业越办越好。全市有社区服务设施39个,各类社会福利企业8家,福利事业单位30个,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拥有床位1710张。

市政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注重基础设施改善和提升服务功能。2006年,城市建设完成投资7359万元,比上年增长14%。市区铺装道路面积为184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80公里。市区供水能力为6.8万立方米/日,供水人口为18.2万人。液化气供气总量为1380吨,天然气供气总量为780万立方米,用气人口为11.8万人。

加大环保工作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32万吨,比上年下降了1.5%。废水排放达标率为79%,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烟尘排放达标率为88%,市内烟尘控制面积为14.6平方公里。建成绿化区覆盖面积为508.5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107.5公顷。让百姓更为放心的是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

存在的问题:

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依然存在。如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二、三产业的比重还有待提高,少部分农民还没有确实做到增产增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机会和社会保障承载能力还略显不足。

说明:

1.本公报的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快报),以后应以正式数据为准。

2.本公报的部分指标数据为有关部门(行业)提供。

3.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