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永吉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5 吉林市永吉县统计局

金融和保险

金融运行形势保持平稳。200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可比口径存款余额263611万元,比年初增加31946万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1786万元,比年初增加1833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8008万元,比年初增加27391万元。年末金融机构可比口径贷款余额186734万元,比年初增加17622万元。全年累计现金收入770284万元,累计现金支出779148万元,收支相抵净投放8864万元。

保险事业稳步增长。2006年,全县实现保费收入5312万元,比上年增长46.9%。其中,财产险收入1416万元,比上年增长41.4%;寿险收入3896万元,比上年增长48.9%。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1036万元,比上年减少37.7%。其中,财产险赔付722万元,比上年增长8.9%;寿险赔付334万元,比上年减少10.4%。

二、社会发展

科技

以技术创新为内容,以科技普及为基础。2006年,重点引进适应我县工、农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品种5项;推广新技术新成果10项。组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15场次,参加人数5000多人,发放资料2000余套,培训面达到农村劳动力70%以上。抓好科技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申报国家级项目一项、省级项目二项、市级项目二项。

教育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2006年,全县普通高中学校在校学生9689人,比上年增长6.2%;初中在校学生15610人,比上年下降14.2%;小学在校学生18993人,比上年下降8.3%,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普通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336人,比上年增长24.2%;特殊教育在校学生数89人,比上年增加2人。县教师进修学校被评为全国首批教师培训示范校;实验高中、朝一中、实验职业高中跃居全省同类学校先进行列;永吉四中成为沈空早期飞行员培训基地。

文体、广播电视和卫生

2006年,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 1个,文化艺术馆1个,图书馆1个,总藏书量达到54566册,文物藏品431件。

全县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稳步推进。有线电视用户已达3万户,全县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和99%。村村通工程投资400万元,铺设光缆400公里。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农村卫生基础建设和医疗市场整顿取得新的进展,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得到较大加强。2006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卫生室)24个,编制床位数973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38人。其中,执业医师350人;执业助理医师52人;注册护士288人。全县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个、农村乡(镇)卫生院12个。

三、人民生活

人口

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392201人,比上年减少423人,同比下降0.1%。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301235人,比上年增加346人,同比增长0.1%;非农业人口90966人,减少769人,比上年下降0.8%。全年全县出生人口2760人,人口出生率7.04‰,死亡人口2033人,死亡率5.18‰。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1.86‰,比去年增加0.13个千分点。

生活与保障

2006年末,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99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 ,比市下达的控制指标低0.2个百分点。

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达到17731人,比上年增长5.5%;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达到7408人,比上年增长6.3%;月人均养老金达到783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26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8499人,当期缴费总额277万元。全县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3604人,比上年增加39.9%。已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12569人,月发放保障金109.91万元,人均月补助87.4元。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得到改善。2006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76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3.3%和11.8%。全年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176200千元,比上年增加7371千元。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12506元/人,比上年增加879元。

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专项检查和现场检查以及正常的环境监察、环境执法,全县环境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和提高。在大气环境质量方面: 2006年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可控制在0.13mg/M3以内,全县环境空气质量接近国家二级标准;在水环境质量方面:主要河流库区断面水质基本达到规定的功能类别,环境质量指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地面水水质达标率100%;在声环境方面: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10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100%,各噪声功能区均达到相应的标准。

严格执法,认真解决环境问题。通过检查下达各类法律文书136件。其中,限期整改通知书87件,事先处罚告知书42件,处罚决定书7件,罚款2万元。

岔路河特色农业经济开发区万公顷绿色水稻和3000公顷有机稻基地建设初见雏形,从而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减轻了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今年该开发区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评审及考核,有望成为吉林地区第一个环境优美乡镇。

注:1、本公报数均为快报数,具体数据以年鉴数为准。

2、本公报部分指标数据系有关部门(行业)提供。

3、本公报各项指标均按现行价格计算。

永吉县统计局

二○○七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