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永吉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二、社会发展 科技 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工作,推动科学技术普及的开展。全年集中组织县、乡两级科普大集15场次;承办省市县联办科普大集1场次;印发各类科普资料10万余份;请省市专家30余人次。针对禽流感疫情,专门请农大的专家来我县讲授预防知识,全县200多个养殖企业的负责人听取了专家讲座,对我县禽流感的预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4年,列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项,全县共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新成果15项。 教育 普通教育办学水平明显提高,职业与特殊教育的发展前景看好。全县现有普通中学20所,在校学生28876人;小学95所,在校学生23070人;幼儿园18所,在园儿童409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达88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901人。 文化 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及广场文化已形成氛围。全年共开展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10余次,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2004年末,全县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量达到53183册,文物藏品431件。 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事业再上新台阶,完成了县城光缆改造及电视台采编播设备更新,收视质量明显提高。2004年末全县有线广播电视台1个,乡广播电视站14个;调频发射机1部,发射机功率0.5千瓦。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9%。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100%。 卫生 卫生事业改革进展顺利,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2004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6所;妇幼保健院(所、站)1 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 个。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889人,医疗床位938张。 三、人民生活 人口 2004年末全县总人口394038人,比上年减少9417人,同比下降2.3%。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4.52‰,比上年下降5.82个千分点。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301821人,比上年减少7561人,下降2.4%;非农业人口92217人,减少1856人,下降2.0%。全年全县出生人口2750人,人口出生率6.98‰,死亡人口4532人,死亡率11.50‰。 生活与保障 财政通过努力增收节支,合理调度资金,保证当年工资兑现。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59221千元,比上年增长11.7%。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9604元,比上年增长9.8%。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00元,比上年增长14.0%,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30元,比上年增长21.1%。 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全面启动,社会保障工作向全面、纵深发展。2004年,全县开发城镇就业岗位7625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92人。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达到16179人,同比增长1.7%;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达到6580人,同比增长13.0%;月人均养老水平达到487元,同比增长4.3%。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4531人,缴费总额7355万元。全县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数为14912人,同比下降13.6%。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减为800人,同比下降34.7%。已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14384人,同比下降7.3%。以城市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经确立。 环境保护 2004年,县政府切实加强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实施了“阳光工程”,使我县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实际成效。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类区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符合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符合GB3096-93中功能区标准。在污染防治方面,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户、50台1吨以上在用锅炉和30户浴池污染物全部实现了全口径达标排放,达标率为100%。在生态建设方面,我县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营造防护林611.4公顷,用材林500公顷。不断强化环境执法力度,全年现场检查370次,纠正违法排污行为45次,罚款3万元,限期整改53户,使不法排污行为及时得到遏制,确保了防治设施正常运行。 四、主要问题 2004年,全县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足,经济市场化、工业化和外向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不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优化;投资重点和经济发展后劲还应不断强化;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稳定;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注:1、本公报数均为快报数,具体数据以年鉴数为准。 2、本公报部分指标数据系有关部门(行业)提供。 永吉县统计局 二○○五年三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