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磐石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磐石市统计局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环境立市、工业强市战略,着力实施工业提速增效、投资拉动等项重点工作,全市经济保持较好较快增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实现了 “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综 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5亿元,增长6.8%;第二产增加值73亿元,增长39.8 %;第三产业增加值45.2亿元,增长19 %。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人均GDP达到27950元,比上年增长27.6 %。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8.5:47.6 :33.9调整为2006年的16 :51.9 :32.1 。2006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2 %;第二产业贡献率为67.6%;第三产业贡献率为26.2 %。 表1: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万元 指 标 2006年 比上年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1407046 26.6 第一产业 225000 6.8 第二产业 730373 39.8 工业 569479 41.2 建筑业 160894 34.6 第三产业 451673 19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143087 24.4 批发和零售业 50170 11.6 住宿和餐饮业 20540 22.3 金融保险业 24652 11.1 房地产业 76846 42.6 其它服务业 136360 7.9 财政收支实现较快增长,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全年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67028万元,比上年增长22.6%。全年完成财政支出87199元,比上年增长54.6%。 农 业 全市农业取得良好发展。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2006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85031公顷,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玉米播种面积50393公顷,增长2.18%;水稻播种面积20816公顷,增长8.6%;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好水平,总产量64.03万吨,比上年增长16.9%,其中玉米增产71579吨,增长19.4%;水稻增产24093吨,增长17.6%。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牛出栏总量达16.8万头, 比上年增长18.3 %;生猪出栏82.34万头,增长18.7 %;家禽出栏4554.8万只,增长34.8%。肉类总产量17.31万吨,比上年增长33.7%;禽蛋产量5.28万吨,增长1.44%;牛奶产量0.09万吨,下降9.3 %。 表2: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指 标 单位 2006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 万吨 64.03 16.9 蔬菜总产量 万吨 33.44 0.1 肉类总产量 万吨 17.31 33.7 鲜蛋总产量 万吨 5.28 1.44 牛奶总产量 万吨 0.09 -9.3 水产品总产量 万吨 6050 -6.9 出栏生猪 万头 82.34 18.7 出栏家禽 万只 4554.8 34.8 加大农业基础建设力度,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1.6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79%。 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发展水平。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4.64亿元,比上年增长55.54 %。实现销售收入101.88亿元,比上年增长45.85%。 表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单位:万元 指 标 2006年 比上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 446440 55.54 轻工业 62140 147.03 重工业 384300 48.15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83579 66.78 表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 品 名 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万千瓦时 1113 7.74 火电 万千瓦时 1113 7.74 饮用水 吨 98770 -10.3 水泥 吨 237427 34.2 熟料 吨 2830259 -0.4 生铁 吨 1154601 6.49 钢材 吨 1578771 25.44 铁合金 吨 33948 17.92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94.85%,比上年提升42.0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0.27亿元,比上年增长30.16%。总资产贡献率16.19%,下降2.74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62.3%,上升31.1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46.66%,下降13.9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21次,增加0.48次;成本费用利润率11.28%,下降2.8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67698元/人,增加94936元;产品销售率93.92%,下降1.49个百分点。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7591万元,完成增加值5727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 继续大力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7亿元,比上年增长65.7%。其中,完成城镇投资55.1亿元,增长79.4 %。 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3.2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商品房销售面积33.5万平方米,增长33.5%,其中销售住宅22.2万平方米,增长22.0%。商品房空置面积5.5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2.1%。商品房销售额5.07亿元,增长43.6 %。 国内贸易 全市消费品市场十分繁荣活跃,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 %。 表 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单位:万元 指 标 2006年 比上年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231288 17.2 按行业分: 批发、零售贸易业 197864 16.02 住宿、餐饮业 32821 25.4 其他行业 603 3.97 按城乡分: 城镇 126147 18.5 农村 105141 15.7 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继续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4.3亿元,比上年增长24.4%。 2006年全市公路交通运输完成货物运输量628万吨,比上年增长32.2%,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205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5.2%。公路交通运输完成旅客运输量460万人,比上年增长9.8%。 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25亿元,增长28.9%;电信业务总量1.12亿元,增长8.0%。 金 融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金融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7103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0.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40329.8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末增长1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