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蛟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5 吉林市蛟河市统计局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体育协会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竞技体育再创佳绩,在吉林省田径运动会分龄赛上,我市运动员获得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4枚;在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获得迷你马拉松长跑第一名、女子第三名的好成绩。

十一、城乡建设

城乡建设与管理再上新台阶。高标准编制了新区6.4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大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两桥三路”竣工通车。完成了114栋沉陷区移民住宅楼和2020米北河城防二期主体工程,首钢美丽城一期、23栋小康村别墅式住宅全面竣工。全年开工建设各级各类高等级公路470公里,长珲高速公路江黄段91公里路基桥涵隧道工程基本结束,省道榆江公路境内93公里全线通车。引入社会化机制,强化长效管理,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自2004年以来继续呈现负增长。据市公安局统计,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57588人,比上年减少2472人。其中:农业人口281406人,减少2092人;非农业人口176182人,减少380人。全年出生人口3809人,出生率为8.3‰;死亡人口2317人,死亡率为5.0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5%。市区(5街)人口为148818人,其中:农业人口37107人;非农业人口111711人。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573元/人.年,比上年增长9.5%。据城市居民抽样调查统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696元,同比增长10.1%。初步统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同比增长10.0%。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成效。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8%,与上年持平。全年共安排9680名失业人员再就业,有60777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2953人,全年发放养老金8792万元,社会化发放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