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昌邑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4 吉林市昌邑区统计局

2004年,经过全区各方面积极努力,我区国民经济保持了一定增长,各项社会事业有所发展。

一、综合

据统计,全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0.82 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27.6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2亿元,增长17.1%,第二产业增加值9.92亿元,增长22.62%,第三产业增加值37.28亿元,增长27.98%。

优化结构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宏观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社会事业发展加快。

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以农业产业化为主旋律,推进“两大一强”建设,以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业:三产业迅速发展、规模经营和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水稻、蔬菜商品生产基地和肉鸡、生猪肉等商品生产基地,生产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单纯靠种植业支撑的局面进一步改变。

国民经济结构得到初步调整发展活力增强。全区95 %以上的企业实行了民营化和股份制改造,民营企业数量稳步增加;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个体工商业户、私营企业、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提供的税收已占全区财政收入的50.1%以上。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稳妥地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辅的新格局。

全区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公有经济质量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程度不高;工业经济效益不够理想,亏损还比较严重;由于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导致下岗人员增加,就业压力增大,部分职工生活困难。

二、农业

2004年,全区以农业产业化为主旋律,以省级高标准水稻丰产方,城郊型绿色食品产业化科技示范区和副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区建设为主线,克服各种自然灾害和不利因素的影响,粮食总产量虽然比上一年有所减产,但农业总产值完成41906万元(可比价,下同),比上年增长5.5%。主要农作物产量具体如下:

2004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     195396吨             31.3

其中:水稻   94179吨             37.2

玉米   100026吨            25.9

大豆   794吨               13.8

蔬菜   33755吨             5.2

瓜类   2256吨               5.6

畜牧业生产在调整结构中继续发展。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量增加,具体如下:

2004年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52100吨           24.6

其中:猪肉      18136吨          21.2

牛肉       6597吨          13.3

猪年末存栏数       75720头         36.4

大牲畜年末存栏数   91780头         4.4

其中:牛存栏数头  89261头         5.8

家禽存栏数   468万只         -47.1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4年,全区工业企业全面实施效益攻坚战,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25亿元(不变价),比上年69.6%。

其中规模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如下:

2004年实际     年±%

产品销售收入        48355万元        58.9

利税总额              1069万元        —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33132万元       —

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 17304万元        —

负债合计             28967万元      —

建筑业生产不好,经济效益下降。全年国有集体建筑业实现产值11601万元,增加值4527万元,分别比上年减少3.6%和8.2%。

四、国内贸易

2004年,全区加大了流通体制改革力度,努力增加有效供给,商品货源充足,消费品市场在买方市场格局下保持平稳增长。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2%。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8.18亿元,餐饮业8.52亿元。

五、财政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实现收支平衡。加强了与算外资金管理,努力增加财源,严格控制支出,非税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为1.4亿元,财政支出为2.18 亿元。

六、文教卫生

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全区有中学15所,其中教育部门办14所,小学64     所,其中教育部门办61所;中学在校学生10281人,小学在校学生19264人。

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不断进步。2004年末全区共有卫生医疗机构8个,医疗床位227张;卫生技术人员375人。

七、人口与人民生活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4年末全区总人口达545844人,比上年减少13596人,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1‰,比上年上升2.2个千分点。全年全区出生人口3327人,死亡人口4887人,人口出生率6.77‰,死亡率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