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满洲里市统计局 (2008年2月20日) 2007年,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关注国计民生为切入点,群策群力,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经济总量节节攀升,基础产业更加夯实;规模工业持续扩张;外经外贸发展层面提升,旅游产业稳步发展;招商引资成绩斐然,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财政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市场繁荣稳定,物价小幅上扬。 一、 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全市生产总值达79.64亿元,增长20.3%(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52亿元,下降0.9%;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5.46亿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2.65亿元,比上年增长21.6%,第三产业贡献率达62.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2:66(总体为100,下同)。全市人均地方生产总值达3.6万元,增长12.5%。万元GDP能耗为1.4吨标准煤。 财政税收:财政总收入再攀新高,突破20亿元,完成200581万元,增长49.7%。地方财政收入103143万元,增长53.3%;地方财政支出140826万元,增长35.6%。国税收入105471万元,增长44.3%;地税收入65981万元,增长52.0%。税收中主体税种呈较快增长势头,其中增值税完成18393万元,增长35.0%;营业税17741万元,增长50.4%。 价格水平:价格总水平小幅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3.3%。其中,扣除鲜菜鲜果总指数103.6%;非食品价格指数100.5%;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2.5%;消费品价格指数103.6%,其中:食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医药保健类、娱乐文教类和居住类呈上升势头,分别为109.9%、102.0%、100.2%、103.7%和103.7%;烟酒及用品类持平,衣着类、交通和通讯类呈下降势头,为96.9%和99.4%。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工作在创佳绩。全年共实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40项,引进市外资金突破50亿元,达到503785万元,增长25%。引进呼伦贝尔市外项目69项,引进资金301953万元,增长50%。总投资2亿元的国际机电物流园区和总投资5亿元的国际建材采购中心项目成功入驻我市综合产业园区;总投资3亿元的内蒙古长青伊藤食品加工项目添补了我市对俄食品加工产业的空白;以宝石洁具、华山拖拉机制造、天乐塑钢型材、恒基昊天建材为代表的出口加工项目使我市对俄加工出口产业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投资15亿元的灵东立井项目、投资1.6亿元的灵泉矿扩能改造项目全面开工建设。维多利亚商厦、新天地等商业中心区改造项目全面启动,使满洲里市的商业购物环境正向国际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广州碧桂园集团、北京大龙地产等国内顶级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我市投资10余亿元建设超大型、综合性房地产项目。 2007年招商引资分项目一览表 项目 个数 引资额(亿元) 占总引资额% 工业 其中:木材加工 房地产 基础设施 商贸 经贸 农业 其他 35 17 36 20 23 2 3 11 10 4.4 14 6.9 2.7 6.2 0.1 8.6 20.7 29 14.1 5.6 12.7 0.2 17.7 个体私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健康。截止年末,个体私营经济13631户,其中,个体经营户12552户,私营1079户。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达4万人,增长27.5%,其中,个体27951人,增长16.4%;私营12401人,增长62.2%。注册资金145482万元,增长20.0%,其中,个体25937万元,下降4.4%;私营119545万元,增长27.0%。上缴税金50746万元,增长58.6%,其中,个体上缴税金8494万元,增长15.2%;私营上缴税金42252万元,增长71.7%。 二、口岸经济 口岸疏运:口岸疏运工作成绩斐然。公路口岸二期续建工程如期竣工,口岸封闭区扩大至117万平方米。口岸年通过能力由100万吨提高到350万吨。滨州铁路海满复线工程满站至国境宽轨及其它大部分线路已投入使用。铁路口岸年通过能力超过3000万吨。满洲里机场级别达到4D级,旅客年吞吐能力100万人次。2007年,满洲里货运量突破3000万吨,达到3369万吨,增长13.5%。口岸过货量达2402万吨,增长10.6%,其中,铁路口岸2326万吨,增长9.8%;公路口岸74万吨,增长18.2%;进口2184万吨,增长7.3%,出口218万吨,增长60.9%。 全年交通运输业务完成情况如下: 计量单位 完成量 比上年±(%) 货运量 铁路 公路 客运量 铁路 公路 民航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人次 万人次 万人次 万人次 3369 2997 372 119.7 74.6 34.1 11 13.5 15.0 3.3 2.3 -1.8 3.3 37.5 外贸:2007年外贸经济再创辉煌,口岸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80亿美元,达到84.3亿美元,增长24.0%。上缴关税及代征税近80亿元,达79.1亿元,增长14.5%。 满洲里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3.37亿美元,增长27.5%,其中,外贸企业进出口总值24.37亿美元,增长27.2%,进口23.19亿美元,增长25.6%;出口1.18亿美元,增长68.6%;旅游贸易9亿美元,增长28.6%。截止年末,全市外贸企业546家,其中,进口额超千万美元的有52家;加工贸易实现进出口额1483万美元,下降21.2%; 利用外资1490万美元,实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86项,合同劳动人数7565人,新增外商投资企业5家,合同外资金额1883万美元。全年菜果出口35.5万吨,增长34.6%;创汇9117万美元,增长47.4%。 旅游: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年边境旅游人数90.8万人,增长12.4%,其中:中方出境20.3万人,下降7.6%;俄方入境69.5万人,增长18.7%(全年出入境旅游人数180.5万人次,增长12.5%)。国内旅游人数225万人次,增长17.8%。旅游总收入27.10亿元,增长16.9%(不含一日游);旅游创汇2.43亿美元,增长15.9%。新增青鸟、天马、欧亚等8家国内旅行社和5家三星级酒店。成功举办了夏季旅游节和第五届中俄蒙三国选美大赛暨第九届国际冰雪节等活动。俄罗斯套娃广场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套娃和最大的异形建筑造型群”,同时也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俄罗斯艺术博物馆于2007年5月正式对游客开放。推出了满洲里-巴尔虎草原民俗一日游、二日游;整合包装了满洲里一日游;开通了长春-满洲里-俄罗斯伊尔库茨克、满洲里-呼和浩特-三亚航空旅游线路;开通了满洲里-俄罗斯红石市国际班车。与CCTV2006中国十佳魅力城市达成了共同开发旅游精品线路的共识。积极推介和引导俄罗斯游客来我市旅游并通过我市到海南、秦皇岛、北京、广州等地旅游,延伸了旅游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