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满洲里市统计局 (2007年3月6日)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群策群力,开拓进取,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2006年,满洲里市喜获全国十佳魅力城市殊荣,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满洲里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基础产业进一步夯实,工业规模迅速扩张;外经外贸发展层面不断提升,旅游业稳步发展;招商引资成绩斐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财政收入大幅攀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市场繁荣稳定,物价略有上扬。 一、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 2006年满洲里市经济继续保持持续、稳健的增长势头。全市生产总值达6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32亿元,比上年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9.86亿元,比上年下降2.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2.98亿元,比上年增长22.7%。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1:67(总体为100,下同)。全市人均地方生产总值达3.2万元,比上年增长6.7%。万元GDP能耗为1.5吨标准煤。 财政税收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133998万元,增长33.3%。地方财政收入67266万元,比上年增长34.7%;地方财政支出103824万元,比上年增长27.3%。全年国税收入完成73116万元,比上年增长29.4%;地税收入43395万元,比上年增长29.0%。税收中主体税种呈较快增长势头,其中增值税完成13620万元,比上年增长27.9%;营业税11792万元,比上年增长30.9%。 价格水平 价格总水平小幅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2%。其中,扣除鲜菜鲜果总指数100.6%;非食品价格指数100.6%;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1.9%;消费品价格指数101.0%,其中:食品类、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医药保健类、交通和通讯类、娱乐文教类和居住类呈上升势头,分别为102.6%、100.3%、100.3%、100.8%、100.3%、103.5%和104.0%;衣着类呈下降势头,为96.4%。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成绩斐然。全年共引进164个招商项目,引进资金40.2亿元。总投资2.4亿元的日本三发木业进一步奠定了我市木材加工业做大做强的基础。华强实业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年产45000吨E-12环氧树脂项目和沈阳天宇公司投资8700万元的绿色家园生态旅游饭店项目的引进添补了我市产业空白;总投资10亿元的裕龙综合开发园区项目的引进对推动我市贸游产业化升级,实现与俄罗斯毗邻地区商贸、旅游、物流等领域的对接具有重要意义;香格里拉大酒店、新北方市场、义乌商贸城、湖滨花园、富丽家园、通联商厦、口岸国际大厦(老友谊宫)、富豪商厦(老邮电宾馆)等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市城市品位,完善了城市功能。 2006年满洲里市招商引资分项目情况表 项目类型 数量(个) 引资额(亿元) 占总引资额的% 基础设施项目 工业项目 其中:木材加工项目 房地产项目 商业项目 其他项目 23 71 38 21 28 21 9.1 15.8 5.3 6.5 4.2 4.6 22.6 39.3 16.1 10.5 11.5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31亿元(含铁路),比上年下降46.6%。地方投资完成28.7亿元,比上年下降47.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0.04亿元第二产业8.0亿元,其中,工业8.0亿元;第三产业20.7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1亿元,比上年下降29.6%。全年施工项目187个,比上年增加22个。 个体私营经济 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截止年末,全市共有个体私营经济11652户,其中,个体经营户11555户,私营97户;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3.2万人,比上年下降10.6%,其中,个体24015人,私营7646人,分别比上年下降5.6%和23.9%;注册资金121282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个体27153万元,增长5.4%,私营94129万元,与上年持平;上缴税金31987万元,其中,个体上交税金7373万元,私营24614万元。 二、口岸经济 外贸 2006年口岸过货量再攀新高,突破2000万吨,达2171万吨,比上年增长23.9%,其中,铁路口岸2119万吨,比上年增长25.5%;公路口岸52万吨,比上年下降18.2%;进口2036万吨,增长24.4%,出口135万吨,增长17.1%。 2006年外贸经济再创辉煌,口岸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60亿美元,达到67.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4%。其中,进口62.07亿美元,出口5.8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0.0%和43.9%;上缴关税及代征税 突破60亿元大关,达69.07亿元,比上年增长64.7%。 满洲里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0%,其中,外贸企业进出口总值19.16亿美元,增长38.2%,进口18.46亿美元,增长38.6%;出口0.6亿美元,增长17.1%;旅游贸易7亿美元,增长16.7%。截止年末,全市外贸企业494家,其中,进口额超千万美元的有50家;加工贸易实现进出口额188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1.4%; 利用外资1100万美元,实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45项,合同劳动人数3122人,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家,合同外资金额18万美元。全年菜果出口26.4万吨,同比增长20%;创汇6185万美元,同比增长18.8% 2006年口岸外贸和市外贸进出口总值 旅游 全年边境旅游人数80.85万人,比上年增长0.12%,其中:中方出境22.0万人 ,比上年下降13.2%;俄方入境58.9万人,比上年增长6.2%。(全年旅游进出境人次达到16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15%)。旅游业外汇收入2102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全年旅游总收入23.17亿元,比上年增长22.2%。成功举办第四届中俄蒙三国旅游节、第四届中俄蒙三国”大龙地产杯“国际选美大赛和第八届国际冰雪节;启动了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旅游网站,开辟了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旅游发展论坛;规划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全国第一家以俄罗斯套娃为主题的广场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成为具有我市地域特色、异域风情的标志性旅游景区;主体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广场面积2万平方米,外型为典型欧式建筑的俄罗斯艺术博物馆建设已基本竣工,并收集了油画、雕塑、奖章及民间手工艺品等珍贵展品达2000余件;开发包装了满洲里至赤塔不同主题、不同时限、不同消费层次的旅游产品和满洲里至乌兰乌德六日游、满洲里至伊尔库茨克九日游等线路;推出了融合我市自然景观、红色旅游、三国风情的市内一日游线路;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国际饭店新楼、口岸大酒店二期、满洲里饭店新座、外交会馆等高档宾馆饭店相继投入使用,友谊宾馆、明珠饭店、鑫鹤宾馆进行了改扩建,香格里拉大酒店、生态餐厅等正在抓紧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