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海勃湾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海勃湾区统计局 2007年3月20日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抢抓机遇谋发展,求实创新促和谐。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同步提高,人口、资源、环境趋于协调,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 经初步核算,全区生产总值完成60.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0.65亿元,比上年增长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3.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6.4%。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十五”末2005年的1.3∶49.7∶49转变为1.1∶55.3∶43.6; 第一、 第二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 0.1%、10.8%、7.7%。 二、农业 今年以来,我区继续贯彻落实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立足当地实际,积极调整优化农牧业经济结构,全区农业经济呈现出稳定发展的态势。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31695亩,同比增加540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18465亩,同比减少150亩,总产量9334吨,减产1.2%;油料作物播种2865亩,同比增加2550亩,总产量573吨,增产6.25倍;蔬菜播种7950亩,同比减少2430亩,总产量33360吨,减产33% .到12月末,全区牲畜存栏总头数达到45806头(只),同比增加1003头(只),增长2.2%,其中:牛存栏1971头,同比增加248头,增长14.4%;羊存栏26868只,同比增加1300只,增长5.1%;猪存栏16734头,同比减少476头,下降2.8%。肉类总产量达到3472吨,同比增加225吨,增长6.9%,其中猪、牛、羊肉分别增长6.7%、43.6%、4.6%。牛奶产量达到6970吨,增长8.6%。 三、工业 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28.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24.3%。其中规模以上(全部国有工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27.05亿元, 增长24.7%;产品销售率为97.2%。 全年六大支柱产业创造增加值28.41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煤炭的开采和洗选业5.87亿元,下降5.2%,炼焦业3.08亿元,增长45.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8亿元,增长41.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04亿元,增长38.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38亿元,下降19.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3.24亿元,增长36.4%.。 全年原煤产量3189万吨, 下降12.4%; 洗煤产量332万吨,下降10.1%;焦炭产量93万吨,增长26%;生铁产量34万吨,增长32.1%;水泥产量59万吨,增长51.3%;发电量30亿度,增长112.2%;聚氯乙烯树脂4万吨,增长40.7%;电石2万吨,增长112.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70.52,比上年提高12.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84亿元,比上年增长7.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34亿元,比上年下降15.9%。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98亿元,比上年下降0.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37亿元,下降36.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8亿元,增长0.7%。一、二、三产业完成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5%、33%、63.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62亿元,增长39.6%。其中商品住宅投资9.45亿元,增长70.8%。商品房销售面积88.4万平方米,增长29.6%。商品房销售额14.9亿元,增长35.2%。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6%。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23.95亿元,增长15.7%;餐饮业4.6亿元,增长22%;其它行业0.16亿元,增长1.2%。 六、财政 全年全区财政收入3.93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5亿元,增长19.5%;上划中央收入1.69亿元,增长21.6%。全年财政支出3.73亿元,增长57.7%。其中,基本建设支出0.75亿元,增长94.4%;行政管理费支出0.4亿元,增长25.2%;社会保障补助支出0.09亿元,增长2.2%。 七、教育 全区普通高中5所,年内招生数2908人,在校生7372人,毕业生2111人;初中学校9所,年内招生数3558人、在校生10269人、毕业生3394人;小学19所,年内招生数2946人,在校生19352人,毕业生342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年内招生数5人,在校生76人,毕业生6人;年末幼儿园在园幼儿3922人。 八、人民生活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80元,比上年增长14.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940元, 比上年增长22.7%。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3.8%,比上年下降6.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5%,比上年下降6.1个百分点。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增加到23.48平方米,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增加到27.77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