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汾西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汾西县统计局 2003年,是我县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全县人民经受严峻考验、战胜各种困难、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2003年我们遭受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雨涝等自然灾害。在挑战和困难面前,全县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万众一心,奋力拼搏,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初步统计,全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335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6783万元, 增长15.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9931万元,增长23.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6641万元,增长8.0%。三次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分别为12.7 、56.1 和31.2 %。在经济增长拉动因素中,第一产业拉动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1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3.1 个百分点。全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3875 元,增长15.7 %。 市场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6.1%。 劳动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县全社会从业人员6.5 万人,比上年增长1.5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63.4:12.2:24.4 。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全年实现本地净增就业岗位878个,下岗失业人员就业512人,“4050”人员再就业173人,城镇失业登记率3%以下,《再就业优惠证》发放人数568人,劳务输出4928人,完成培训2756名,实现鉴定683人。 二、农 业 农业农村工作成绩显著。2003年,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全县农民平均减负39%,国家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马沟河、窑铺河,勍香河流域坝系农业建设工程取得成效,我县被国家水利部和黄河委员会确定为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启动会的参观现场。 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产。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推算,全县全年粮食总产量56802吨,比上年增产13.4 %,其中:夏粮产量23787吨,比上年增长9.3%, 单产达到每公顷2148公斤,秋粮产量33015 吨,比上年增长16.5 %,单产达到每公顷3162公斤。棉花产量16吨,比上年减少5.9 %,油料产量255吨,比上年减少7.9%,蔬菜产量6859吨,比上年下降13.5%,水果产量617 吨,比上年增长6.9 %。全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1.51千公顷,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1.07千公顷,秋粮播种面积10.44 千公顷。 退耕还林扎实有效,造林绿化工作进一步加强。2003年,全县退耕还林共完成造林面积2.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2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4万亩。“三北”防护林3100亩,营造经济林2万亩;育苗面积1000亩。 2003年,全县肉类总产量2699 吨,比上年增长19.8 %;奶类产量44 吨,比上年增长33.3 %;禽蛋产量1114吨,比上年增长3.4 %。年末生猪存栏19213头,比上年下降1.1 %,羊存栏48518只,比上年下降0.2 %,大牲畜存栏25800 头,比上年下降3.4 %。 乡镇企业持续发展,据民营经济发展局统计,全年全县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23022 万元,比上年增长20.6%, 乡镇企业上缴税金2420万元, 比上年增长14.6%。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3年,我县工业增速继续加快。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 24431 万元,比上年增长19.6 %,规模以上及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1538万元,比上年增长26.18%。分经济类型来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完成360 万元,为上年同期的11.94 %,集体企业增加值完成873 万元,为上年同期的90.48 %,其它企业增加值完成10305 万元,为上年的2倍。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2003年产量 比上年增长(%) 原 煤 吨 1479000 96.54 洗精煤 吨 882800 85.46 焦 炭 吨 758000 27.83 铁矿石 吨 1058000 97.02 生 铁 吨 397200 11.29 2003年,全县规模以上及国有工业企业产品销售产值 30521 万元,比上年增长65.1 %,产销率为98.8 %,比上年降低1.4 %,全县规模以上及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4574万元,比上年增长67.33 %,实现利税2880万元,比上年增长99.63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税193万元,为上年的84.15 %。 2003年,全县四级以上施工企业建筑业增加值完成410 万元,比上年增长90.3 %,按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1.28 万元,比上年增长42.2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2003年,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264万元,比上年增长54.78 %,其中:国有经济投资8314 万元,私营个体经济投资12950万元。 2003年,分行业完成投资看,农业完成 1053 万元,采矿业800万元,制造业7750万元,电力及自来水生产供应完成 3060万元,水利管理业300 万元,公路运输业720万元,邮电通讯业1280万元,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250万元,教育1280万元,房地产业160 万元,公共设施管理业2910万元。卫生253万元,社会福利业200万元,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948 万元,国家机关300万元。 2003年,全年施工房屋面积66019 平方米,竣工面积53999 平方米。全县开工项目34个,其中:基本建设18个,更新改造2 个,其他投资14个。 五、能 源 2003年,全县在抓紧抓好关闭整顿小煤矿和安全生产的同时,全面实施能源工业向加工转换倾斜的战略。全县能源工业生产一次能源 105 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4.4 %,生产二次能源140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0 %。 六、交通和邮电 2003年,全县新建、改建公路39公里,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521公里,比上年增加19公里,增长3.8 %。 2003年,全县公路客运量88.3 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 %;客运周转量2072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2.6%,全县公路货运量219.2 万吨,比上年下降7 %;公路货运周转量4853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1.1 %。 2003年,全县电话交换机容量达10364门,比上年增长净增住宅电话用户2601户,已通电话的行政村120个(撤并后行政村),全县电话普及率每百人达6.6部,计算机互联网络注册用户达到419 户,比上年增长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