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长子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3 长治市长子县统计局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今年我县成功申报了2007年度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科技项目3项和市级科技项目14项;申报科技型民营企业1个,完成农村技术集团承包项目3项、获得了科技进步奖2项;全年申报国家专利9项,其中8项被国家授权;顺利通过了2005—2006年度国家科技部组织的科技进步考核。新建设了惠民农科技示范园和双孢菇生产基地两个示范基地。

先后邀请日本蔬菜专家和省、市农业专家到我县开展技术讲座10余次。全年共向农民发放科技技术宣传资料5万余份,宣传书籍5000册,参与农民人数达12000余人次。

我县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今年投资1.2亿元新建高级中学和文体中心。投资600余万元对南陈、常张两所联校5所寄宿制小学进行了改扩建。投资334.78万元完成了87所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建设工程。与此同时,我县继续加快危改步伐,共投入危改资金509万元,维修改造危房570间,新增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同时我县被确定为“百县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国家级培训项目县”,是全市唯一、全省仅有的3个项目县之一。

全县普通中学 23所,小学183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232人,小学专任教师1896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2987人,小学在校学生2709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升学率为98.6%,高中升学率63.1%。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今年成功举办了“中国·长子首届民间文化艺术节”,编排各类曲目38个,其中百人以上大型节目8个,直接参演人员达3000余人。活动总投资高达98万元。首届艺术节展演活动充分体现了长子浓厚的地方特色,展示了长子多彩的民间艺术。县域文化进京赴市荣获赞誉。社会公益文化异彩纷呈,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在图书馆楼前和农民工建筑工地放映故事影片和科技影片30场。戏曲事业排名全市先进行列。文化产业初具雏形,文化市场健康有序。

卫生工作成绩显著,年末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17处,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处,妇幼保健机构1处,年末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09人,全县拥有医疗床位580张。

今年,我县先后共12次参加了市级以上竞技体育比赛。共获得各种奖38项,其中集体奖29项,个人奖9项。我县少体校代表队获得全市太极拳器械比赛“太极刀”集体第一名、全市少体校(传统校)举重比赛男子团体总分第三名、全市中小学生健美、健美锦标赛两个一等奖;少年自行车队在2007年深圳“米尼杯”全国青少年自行车锦标赛上男女双双获得团体冠军,取得了个人银牌一枚,铜牌一枚,一个第四名,一个第八名的好成绩。全县共有203个行政村建起了标准的篮球场,安装了篮球架。全县还建起了212个体育健身辅导站,成立了6个体育单项协会。

十、城市建设

我县上马实施了13项重点市政建设工程和2项计委立项工程,完成神农路道路建设工程,全长1358m,投资2100万余元。精卫北路翻新改造工程,全长1100m,完成投资577万元。慈林大街中段道路建设工程,长570m,投资430万元。城东新区规划,总占地1300余亩,总建筑面积120万㎡,总投资17亿元。神农路休闲绿地广场,总占地34000平方米,已完成土方回填和园路灰土铺装,投资300万元。完成东西大街改造工程,投资330万元。完成环城林带绿化工程,栽植苗木6万余株,投资185万元。完成精卫南路小游园建设工程,总占地7000平方米,投资140余万元。完成精卫北路、慈林街路灯安装工程,共安装路灯101盏,投资90万元。完成县城主街干道便道铺装和绿化改造工程,硬化人行道11000平方米,种植行道树200余株,投资80万元。上马了城东新区电力管网入地工程,完成电力管网入地1900m,投资400万元。上马了慈林大街西段道路建设工程,完成投资340余万元。上马了东防洪渠改造工程,对东防洪渠轴承厂以北段进行了彻底改造,砌筑片石涵洞460m,投资80余万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为347145人,当年出生4824人,死亡1380人,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8982.4万元,增长22.5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9153元,增长18.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49元,增长20.1%,农民人均纯收入4534元,增长9.8%。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福利事业明显进步。全县拥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4所,床位350张。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6197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为11941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7053人,全县参加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507名,参加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050名,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287773名,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1151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