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襄垣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3 长治市襄垣县统计局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设施不断改善,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2005年,太(原)长(治)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北南贯穿我县过境达40.842公里;成立公交公司一家(襄垣县创新城乡公交有限公司),新上公交客车50辆;成立出租汽车公司两家(襄垣县顺达出租汽车公司、襄垣晨乐出租汽车公司)新上富康型三厢出租车60辆,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截止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22公里,比上年增长8.2%。全年货运量完成730万吨,比上年增长2.8%,货运周转量完成3950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0.8%;客运量完成275万人,比上年增长17%,客运周转量完成1050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2.9%。年末,民用车辆拥有量为24126辆,其中个人轿车拥有量达到682辆,比上年增长11.4%。

2005年,全县邮电业务量总量2972万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87万元,下降9.8%;电信业务总量2485万元,增长8.0%。全年邮寄函件12.9万件,包件0.46万件。年末移动电话达到61201部,比上年增长29.8%,固定电话用户为47403户,比上年增长29.9%,无线电话(小灵通)用户达到6795户,比上年增长4.5%。年末互联网用户达到6733户,比上年增长11.8%。

六、国内贸易与物价

2005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54605万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县的零售总额累计完成32762万元,县以下零售总额累计完成21843万元。按消费类型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累计完成46411.3万元,增长19%;餐饮业零售额累计完成5084万元,增长19.8%;其他行业零售额累计完成1641.7万元,增长16.8%。

物价水平继续上扬。2004年,全县居民价格总水平为102.3%,与上年相比高出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为102.6%,交通通讯类为102.7%,居住类为104.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总水平最高为110.3%。全县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为102.3%,与上年相比高出2.9个百分点。全县农业生产资料价总水平为103.0%,与上年相比降低11.9个百分点,表明我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走势,已明显趋缓。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继续大幅度增加。2005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72569万元,比上年增长70.47%,总额净增加3亿元。分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39444万元,比上年增长53.02%,地税部门完成27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1.54%,财政部门完成5625万元,比上年增长48.34%。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694万元,比上年增长64.62%。其中,增值税完成3609万元,增长53.8%;营业税完成1683万元,增长103.3%;企业所得税完成2169万元,增长129%;个人所得税完成634万元,增长70.4%;罚没收入完成1606万元,增长8.5%。

财政进一步向重点支出倾斜。全年一般预算收入支出32250万元,比上年增长39.04%,其中,农林业支出3313万元,增长7.6%;科技三项费用支出356万元,增长48.3%;教育事业费支出5525万元,增长33.7%;医疗卫生费支出1738万元,增长31.2%,行政管理费支出5815万元,增长50%。

金融机构存增贷减。2005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508941万元,比年初增加65381万元,增长14.7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337202万元,比年初增加60007万元,增长21.6%。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229393万元,比年初减少10049万元,下降4.2%,其中商业贷款减少20312万元,下降79.06%;农业贷款减少27120万元,下降61.01%。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252314万元,支出1364670万元,投放112356万元,比上年多投放14621万元。

保险事业稳定发展。2005年,财产保险公司保险金额达到82086万元,保险费收入达到1086万元,财险赔付达到405万元;人寿保险公司保险收入达到4951万元,各类给付达到703万元。

八、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事业继续发展。2005年,全县共申报科技计划项目2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8项,市级项目8项。全县已立国家、省、市科技项目1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9项,市级项目7项。全年验收科技项目5项。

2005年,全县中、小学校244所,在校学生41200人,专任教师2734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保持了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达到100%、99.8%、100%。襄垣一中高中部和初中部分设不仅客观上缓解了班容量大的压力,而且也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了保证。2005年,高考本科达线人数265人,比上年增加38人,增长16.7%。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2005年,全县举办县城、乡村广场消夏文艺晚会40场次。特别是襄垣秧歌《小二黑结婚》,作为长治市唯一的参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剧目,在武乡八路军纪念馆进行了演出。同时文化部门整理出版了《襄垣民间音乐舞蹈》,录制了《襄垣鼓书》和襄垣秧歌《小二黑结婚》光盘。

医疗机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卫生普及富有成效。2005年,新建了夏店卫生院综合楼,续建了下良卫生院、虎亭卫生院综合楼,建筑面积共计2935平方米。县医院和县中医院分别购置800毫安数字化胃肠机和急诊设备与救护车。全年开展巡回下乡医疗活动128次,接诊人数7164人。

体育工作成绩显著。2005年全县组织各项群体活动13余次,赴省市各项群体竞赛项目7次,竞技体育成绩良好。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得小学组团第六名;在市县办体校乒乓球赛中,获得女子丙组团体第二名,男子乙组团体第三名,在市中学生举重比赛中,获得男子组团体第一名,女子组团体第二宣。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据2005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2005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56348人,其中,男性为132683人,女性为123665人,性别比(女=100)为107.29%,比上年上升0.05个百分点。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为79296人,占30.93%,乡村人口为177052人,占69.07%;城镇人口比重比上年上升2.34个百分点。县计生部门统计,2005年全县出生人口2479人,出生率为10.01%,与上年相比下降1.0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4%,与上年相比增长0.09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5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33元,比上年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932元,比上年增长24.1%。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080元,比上年增长6.6%。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城镇居民人均使用面积为26.69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为32.99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为4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