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襄垣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实现跨越式发展。200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42569万元,比上年增长39.48%,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356万元,比上年增长22.34%,其中:国税部门完成25777万元,地税部门完成13000万元,财政部门完成3792万元。财政支出在保工资,保稳定的前提下,农业、科技、教育、"双30"工程方面支出均比上年有了明显增长。2004年全县一般预算支出23194万元,比上年增长31.65%。 金融形势稳定。截止12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43560万元,比年初增长41.66%,其中:企业存款为146229万元,比年初增长103.1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77295万元,比年初增长24.6%。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39442万元,比年初增长27.13%,其中农业贷款增长最为明显,比年初增长达210.46%。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2004年,财产保险公司承保总额达到36047万元,保费收入达到763万元,财险陪付达到330万元;人寿保险公司保险收入达到3821万元,各类赔付达到191万元。 八、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2004年,全县共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5项,省级项目12项,市级项目6项。已立项的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7项,市级6项。2004年末,全县专业技术人员3299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131人,全年专利申请2件。 教育质量明显提高。2004年,全县中、小学校297所,在校学生31905人,专任教师2350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保持3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达到99.4%、98.2%、99.9%。2004年,全县中考成绩名列全市第二;高考本科达线217人,比上年增加56人,增长34.8%。 文化事业全面繁荣。2004年,县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县图书馆被评为全市唯一的国家二级图书馆;我县编排的襄垣鼓书《春风拂柳》,代表山西省参加了全国"侯宝林杯"中华青少年曲艺大赛,并获铜奖。全年县电视台共编播新闻360期3000余条、专题60期80部,上送市台280条,省台8条。同时,广电中心全面完成了演播厅建设和县城闭路光纤升级改造工程,闭路节目增到48套。 卫生事业发展加快。2004年末,全县医院、卫生院14所,床位数408张,卫生技术人员588人,医生454人。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5.44‰,婴儿死亡率为8.82‰。继续保持了"全省灭鼠先进县"和"省级卫生县城"称号。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004年末,县城内健身场所达到12个,高标准塑胶网球场2个,门球场2个,群众体育竞赛活动广泛开展。2004年,共组织各类竞赛活动10次,参加市级比赛4次。我县4个主要竞技体育项目均获全市前三名。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据2004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55122人,男性132019人,女性123103人,性别比为女107.24。在总人口中:城镇72938人,乡村182184人。城镇人口比重为28.59%。全县人口密度为219.95人/平方公里。 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77元,比上年增长15.9%。全县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1.13万元,增长26.96%。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29元,比上年增长14.5%,增幅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 截止年底,全县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单位164个、7779人,为医保患者支付医疗费62.9万元,参加失业保险单位86个、6500人;参加工伤保险企业65户、8000多人;参加女工生育保险单位3个、130人;参加养老保险企业达到58个、4600余人。 2004年,全县国有经济和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16815人,其中,国有从业人员为13198人,城镇集体从业人员2503人,其他单位从业人员1109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8043万元,比上年增长34.3%。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86人。 注: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出版的《襄垣统计年鉴-2004》为准。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人均GDP绝对数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其增长率均按可比价格计算。3、人口数为统计部门人口抽样数,人均GDP人口计算也以此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