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矿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区各项税收 25355万元,比上年增长11.38%,其中国税9355万元,比上年减少22.46%,地税1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9.53%。 劳动和社会劳动保险事业日益发展。累计为5800余人提供了政策咨询服务,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就业672人,其中区属“4050”(含残疾人)人员和困难大龄就业人员280名。为416名下岗失业人员(含退休人员41名)代理了劳动关系,为失业人员办理失业就业证94个,办理就业优惠证496个,为120多名灵活就业人员办理了申领社保补贴,开发公益性岗位300余个;建立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确保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在一个月内“消零”,实现“产生一户,援助一户,消除一户,稳定一户”的目标。 全区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事业单位95户,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1397人,全年征收养老保险金598万元,完成市局下达任务126%,并全部建立了个人帐户;按照“低费率、保大病、广覆盖”的思路,出台了《矿区区属困难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解决了区属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事业单位共有124户,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4811人,征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金400万元,支出152万元,累计结余583万元,达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要求;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事业单位121户,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3910人,征缴失业保险金122万元,完成市局下达任务135%。为16名失业人员按时发放失业保险金9.6万元,支付率为100%;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人员达到61885人,完成任务89%。征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金235.8万元,支付108万元,争取上级资金18万元。 全年共为3872户、8551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641.9万元,实现了动态管理,分类施保下的“应保尽保”目标,全年发放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资助金11.2万元。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2008年矿区申请专利65项,仅新鑫公司一家就申请31项。同时,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断推进,华鑫公司的防爆特殊型变频电机车、新鑫科研所的CO2发生器、恒汇液压阀、金法支护厂的聚乙烯(PE)管材、钢窗厂的镨钕镝合金、管件厂的中频炉改造的一批新产品、新技术相继完成,并形成批量生产规模,为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强力支撑作用。为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我区分二批下达科技发展项目24项,配套下达科技研发资金200余万元。 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做好“两免一补”和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共为898名贫困学生提供了44248.06元的免费教科书,为898名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91110元,为1名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资金200元。全区高、中考工作再创佳绩,今年中考全区共有2924人参加,600分以上考生421人,550分—600分971人,成绩居全市前列;高考全区共有2696名考生报名参加,达线总数623人,其中一本270人,二本353人,达线率34.01%,其中文史类达线258人,达线率33.29%;理工类达线365人,达线率34.53 %。我区永旺培训中心的王越同学以633分的优异成绩,取得了山西省文科第一名。高考成绩在全市四区两县遥遥领先。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通过实施艺术精品战略,全区文化工作蓬勃发展。“春之声”合唱团荣获山西省第三届“三晋之声”“春花”优胜奖;少儿舞蹈《手拉手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荣获华北五省市第四届舞蹈比赛少年组编导银奖,《女孩和仙鹤》荣获少年组辅导三等奖,矿区获优秀组织奖。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加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一是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二是对风疹疫情及时进行了处置。三是认真组织实施了婴幼儿食用问题奶粉排查救治工作。四是制定出台了《阳泉市矿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阳泉市矿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全区社区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对6个中心9个站统一配备了B超、煎药机、药品柜、电脑、电视、DVD、打印机、诊断床、输液椅、桌椅、服装等诊疗设备和服务设施,统一配置了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软件,开展了全区家庭、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已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93057例。各项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开展。全年社区门急诊诊疗285847人次;社区计划免疫43327人次;社区儿童保健6454人次;社区孕产妇保健3615人次;社区上门服务1688人次;社区健康教育讲座参加7663人次;社区接受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患者1523人;社区接受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患者483人;社区康复指导10186人次。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组织参加了迎奥运“美隆国际杯”万人长跑活动、全市老年人第十届运动会等多项体育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功举办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阳泉市第二届暨矿区第二届毽球比赛,31支代表队,300余名选手参赛。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矿区体育事业硕果累累,2008年,平潭街西社区荣获“2007年度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称号,平潭街街道办事处被授予“2008年山西省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称号。 九、人口、就业与人民生活 人口继续低速增长。据200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全年全区出生人口2255人,人口出生率为9.91‰,死亡人口1240人,死亡率为5.4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6‰。年末,全区总人口(常住人口)为228000人。 表9:2008年全区人口分布及构成情况 指标 年末数(人) 比重(%) 全区总人口 228000 100 其中:男性 115237 50.5 女性 112763 49.5 全区在岗职工101518人,增加49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下。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全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484619千元,比上年增长17.12%,在岗职工人均工资37223元,增长16.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91.65元,比上年增长13.05%。 十、环境保护和治理 环保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阳泉煤业集团投资1500万元用于五矿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投资700万元用于新景矿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投资13962万元用于煤矸石电厂锅炉脱硫除尘改造项目,投资4000万元用于矸石治理项目。 通过开展综合整治执法行动,全区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区2级以上天数达到345天,其中1级天数68天,同比增加41天;2极天数277天,同比减少15天;综合污染指数2.02,同比下降2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