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盂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3 阳泉市盂县统计局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十六大精神为动力,结合县情实际,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深化企业改革。整合生产要素,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开拓创新的勇气,千方百计抓机遇,闱绕“目标”、“蓝图”奋起直追,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干劲,我县经济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势头。经济总量大幅度增加,质量显著提高,创下了历史的新纪录。大力提升商贸服务业,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全县生产值完成21055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5%,是有史以来的最高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000万元,同比增长17.4%;第二产业增加值139540万元,同比增加39.9%;第三产业增加值60014万元,同比增长12.1%。全县人均生产总值7225元,较上年增加2302元,增长46.8%。

就业人数基本稳定。年末全县社会从业人员19.8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8.5万人,农村从业人员1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企业改制力度不大,轻重工业比例失调,以煤为支柱的单产业结构矛盾突出:三次产业结构不够优化;资源浪费和无序开采问题。安全生产问题和环境压力的加大问题等。

二、农业

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其他减少。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524公顷,比上年增加1731公顷,增长7.6%;其中夏粮播种面积222公顷,减少278公顷;秋粮播种面积24302公顷,增加2009公顷。全县蔬菜播种面积408公顷,比上年减少584公顷。粮经种植比例由上年的90:10调整为97:3。

由于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近年来农民对土地投入的增加。气候条件较好以及加强田间管理等原因,造成今年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7057吨,比上年增加35952吨,增长50.6%。

蓄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5297吨比上年增长1.6%,其中猪牛羊肉产量5061吨,增长1.4%。禽蛋产量1199吨,比上年降低2.1%;牛奶产量427吨,增长47.2%。年末大牲畜存栏19761头,增长40.8%;猪存栏43083头,增长23.4%;羊存栏110605只,降低15.1%。水产品产量205吨,与上年持平。

造林绿化工作稳步推进。全年造林面积1900亩,其中营造防护林1874亩,营造经济林26亩。退耕还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共完成3000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在上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121441万元比上年增长4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长53.7%,而工业总产值完成224998万元,销售产值完成210325万元,产销率为93.5%,比上年同期提高0.52个百分点。其中县属企业完成值60026万元,增长92.4%,产销率100%;乡属企业完成值85435万元,增长4%,产销率92.6%;村及村以下企业完成79537万元,增长54.9%,产销率88%。从主要产品量看增幅较大的有核桃露111.7%、耐火制品52.4%、生铁73.4%、镁61.2%、原煤14.8%。

2004年,由于国家一系列宏观政策的实施,使得煤炭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价格只升不降,煤炭企业抢抓机遇,争先发展。继去年东坪煤矿、石店煤矿的综采项目上马,其两矿的产量及效益大增以来,今年跃进煤矿和兴峪煤矿等几个大煤矿纷纷上马综采项目,大大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全年原煤产量达到1201万吨,销量118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8.4%和51%。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年全县国有企业和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7720万元,同比增长83.5%,增幅比上年提高17.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29786万元,同比增长95.3%。

建筑企业快速发展,全年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8100万元,上年增长2.2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3771万元,同比增长90.4%。国有及其他经济完成投资34482万元,增长28.4%;集体经济完成48167万元,增长1.7倍;个人投资完成51122万元,增长1倍。按产业划分,第二产业投资明显快于其他产业。第一产业投资9368万元,同比降低18.4%;第二产业投资81977万元,增长2.4倍;第三产业投资42426万元,增长22.5%。

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县城金龙大街建设工程和东太国防公路夫西段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3356万元,现已全线竣工通车;国债项目东梁至西烟段工程全部完工;西小坪工业园区道路建设工程和县城供求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500万元,现已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商场快速平稳的增长。经济的大幅度增长带动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从而推动了消费品市场的再度繁荣。200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5128万元,同比增长16.6%.其中:按地域分,县城零售额47830万元,增长22.7%;县以下农村零售额27298万元,增长7.4%。按行业划分,批零贸易零售额60378万元,增长16.6%:餐饮业零售额5928万元,增长28.5%;其他零售额8822万元,增长10.2%。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增长5.5%;集体经济增长5%;个体经济增长31.4%;其他经济增长11.9%.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事业稳步推进。2004年底全县实际通车里程1507公里,,较上年增长33.1%。完成村通硬化路394个村、1098公里。

客、货运增长缓慢。2004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303万人,增长3.4%,客运周转量10096万人公里,增长61.5%;货运量完成1291万吨,增长2.6%,货运周转量74817万吨公里,增长0.5%。

邮电、通信事业迅猛增长。全年全县完成邮电业总量9775万元,增长34.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8275万元,增长34.8%;邮政业务总量1500万元,增长30.8%。全县光缆线路总长度495.6公里.本地交换机总容量62044门,其中城镇26936门,农村35108门.固定电话用户51196户,增长9.1%,其中市话2006户,增长0.3%;农话30590户,增长15.9%。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4643户,其中本年新增34370户,增长68.4%;移动短信达到8000万条,增长40%;无线市话(小灵通)达到4755户增长82.6%;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2554户增长2.7倍;已通电话的行政村384个,较上年增加12个村。年末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35839户,比上年末增加38622户,电话普及率46.6户/百人.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