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尖草坪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3-03 太原市尖草坪区统计局

文化广播事业持续发展。广播电视网络不断扩大,节目质量明显提高。2006年,全区拥有电影发行发映公司1个,电影院2座,电影发放映队6个,区文化馆1个,乡镇、街办文化站14个,居委、村文化活动室143个;区文物管理所1个,文物旅游开发中心1个。全区有有线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站8个,有线用户发展到了3万户,电视覆盖率达98%,全区有图书馆1个,藏书2.5万册;档案馆1个,存档案材料39458卷(册),照片(底片)8407张。

卫生事业成效显著。巩固完善了农村卫生服务网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5%以上,村级卫生所创建率达到5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到92.66%,受益面达到14.57万人次。2006年,全区拥有区级中心医院2个,乡镇医院8个,村级卫生所82个,地区医院1个,其它医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96个。平均床位数每千人7张,卫生技术人员300人。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称号。

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以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和城乡体育普及为重点,举办了“草坪春韵”,中国.太原“傅山杯”崛围山红叶登山节等各类文体活动,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体育运动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旅游业取得新进展。中华傅山园建设工程稳步推进,汾河二库、窦大夫祠、莲花山庄等景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进一步改善了旅游环境。多福寺、净因寺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区荣获“太原市‘十五’期间文物保护先进县(区)”称号。

九、人口与就业

2006年,全区总人口35503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3462人,农业人口91569人;男性190259人,女性164772人;家庭总户数93348户。根据人口抽样调查:全区人口出生率为8.46‰,死亡率为4.60‰,自然增长率为3.86‰。

劳动就业工作基本稳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全区全社会从业人员为15.5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为10.8万人。安置下岗再就业人员5230人。

十、人民生活、福利和环境保护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6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519元,比上年增长15.28%;全区职工从业人员为23992人,在岗职工为21863人;职工工资总额为26451万元,职工平均年工资为12109元。

全区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全区有社会敬老院6所,共收养26名孤寡老人。“两个确保”实现了100%社会化发放,启动了农村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发放救灾资金225.2万元,受助群众达2万余人(次);发放城镇低保金3480.6万元,农村低保金141.2万元,发放扶助金184.54万元,307人享受到城市和农村大病救助。启动了区中心敬老院建设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城乡救助体系。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强化。建成了兴华街1平方公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完成了20座环保模范锅炉房创建工作;取缔储煤场64个,清理储煤148万吨;全面取缔实心粘土砖生产。区内公共绿地、湿地、公园建设快速推进,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1%和38%,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05平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4%。进一步提升了我区城市文化口味,为生态园林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