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武强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3 衡水市武强县统计局

科技研究开发取得新成果。2005年我县登记科技成果1   项、取得专利3项。截止到2005年底,全县拥有科技人员3186 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者107人,拥有中级职称者975人、拥有初级职称者2245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电影放映管理机构1个、广播电视机构1个,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到了100%。

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医疗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完成了县疾控中心和传染病房的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截止到2005年底,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39个,其中县直4个,乡镇医院6个,个体13个,村卫生室216个;全县共有床位318 张。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县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56 人,其中医院、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37人;防疫、防治与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60人;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59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5年由政府投资200 万元的青少年活动中心落成。在全市第三届青少年运动会上,我县取得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其中摔跤、举重项目分获7枚金牌和6枚金牌。全民健身活动火热开展,业余体育活动踊跃,我县组织的职业篮球赛、乒乓球比赛社会影响颇大,观众达4000多人。

十、环境保护

环保事业积极推进。2005年全县环保专项行动取得可喜成果,减少化学吸氧量35吨,消减二氧化硫40吨,减少烟尘排放量58吨;最大的废水治理项目东北助剂已经竣工并投入运行。全县环保审批建设项目21个。

十一、人口与就业

2005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0.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76万人,非农业人口2.15万人;男性10.58万人,女性10.33万人;出生2654人,出生率12.63 ‰;死亡891人,死亡率4.24‰;人口自然增长率8.39‰。

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200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38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6人,“4050”人员再就业22人。全县发放再就业优惠证90个,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

十二、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县从业人员平均报酬9943元,比上年增长11.8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008元,增长11.9%。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69元,比上年增长9.33 %;人均消费性支出4243 元,增长3.4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58 %,比上年上升2.2个百分点;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684元,增长4.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88元,增长16.02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6%,比去年下降0.68个百分点。

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26.1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9.73平方米。

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稳定增长,样式更趋多样化。截止到2005年底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124台、电冰箱92台、空调器64台、移动电话178部、家用电脑36台、微波炉20台。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101台、电冰箱25台、摩托车50辆、固定电话55部、移动电话30部、影碟机27台。

注: 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快报数。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