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昌黎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3-02 秦皇岛市昌黎县统计局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0168万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项目建设投资149424万元, 增长46.9%;房地产开发投资64887万元,增长34.3%;农村非农户投资84279万元,下降8.6%;农村农户投资31578万元,增长37.1%。

投资结构发生变化。在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农村农户投资除外),第一产业共完成36004万元,同比增长1.4%;第二产业共完成投资102103万元,下降6.7%;第三产业共完成投资160483万元,同比增长64.8%。民营经济投资活跃, 2008年共完成投资262525万元,同比增长34.2%,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79.5%。企业自主投资能力不断增强,自筹资金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2008年全县投资到位资金中,自筹资金254675万元,同比增长45.3%,比重为81.7%。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069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3%。城乡消费步伐明显加快,其中县级消费品零售总额95997万元,增长18.8%;县以下零售额134695.3万元,增长37.9%。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14538.1万元,增长40.0%;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6118.2万元,下降35.9%。

各类商品市场较快发展。2008年全县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3个,实现成交额281627万元,同比增长17.0%,其中成交额超亿元市场4个,市场成交额203521万元,同比增长5.2%。农副产品市场亮点纷呈,年末共有7个,年市场成交额201759万元,同比增长15.9%,占全县市场成交额的71.6%。

对外经济稳步发展。2008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2332万美元,同比增长36.7%,全年出口总值274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6%。

六、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运行平稳。200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75088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340万元,增长26.6%。全年财政支出105926万元,比上年增长60.4%。

金融存贷款继续增长。200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44439万元,比年初增加183924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716487万元,比年初增加174889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0881万元,比年初增加41626万元。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年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事业费支出达22131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基础教育继续加强,“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年末全县共有小学166所,在校学生32433人,专任教师248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共有普通中学36所,在校学生29408人,专任教师2286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发展。

科学事业取得新的进展,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全县各级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费用支出为114万元,  比上年增长16.3%。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2500人,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113个。专利事业取得进展,全年专利申请24件。

八、文化与卫生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全县共有剧场剧院2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0万册。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年末共有有线电视用户56714户,有线电视的数字化改造正有序进行。文化娱乐活动日益活跃,有关部门多次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城乡居民文化品味进一步提升。

卫生事业不断加强。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三大体系建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职工医疗保险事业不断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全面覆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全面实施,医疗服务体系和疫病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质量全面改善。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71个,拥有床位200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个,拥有床位1936个。全县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715人,其中医生1222人,护士555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7.11%。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环境

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年末全县总人口为554344人,  其中农业人口401908人,占72.5%;非农业人口152436人,占27.5%。全年出生人口5405人,出生率为9.76‰; 死亡人口3618人,死亡率为6.54‰;净增人口1787人,自然增长率为3.23‰,比上年下降0.72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30元,比上年增长18.1%;人均消费性支出7600元,增长20.3%,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8%。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730元,比上年增长7.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87元,增长10.4%,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0%。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和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环境质量不断提高。我县作为全省节能减排“双三十”重点县之一,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和装备,推进产业升级。整合3家水泥企业,狠抓重点企业污染减排,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及高耗能高污染专项整治等环保专项行动,对120家违法企业进行了处罚。我县入统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3.98吨标准煤,完成了年初确定的节能目标。全年化学需氧量削减完成1752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2221吨,均超额完成任务。2008年,全县空气质量好于国家二级标准天数达到361天,城乡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附:1.本公报2008年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公报中全县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各产业产值、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