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泰山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564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0.0%。其中,出口3865万美元,增长45.7%,进口1781万美元,增长2.68倍。一般贸易出口2676万美元,增长43.1%,占出口总值比重69.2%。 利用外资成倍增长。全年合同利用外资额359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8倍,实际利用外资959万美元,增长78.9%。新批三资企业8家。国内招商引资项目240个,区外实际到位资金15亿元,增长1.8倍。 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继续扩大。全区批准对外承包劳务合额79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倍;完成营业额507万美元,增长1.4倍;派出各类劳务和研修生256人次,增长95.4%;期末在外人数527人。 七、财政与金融 财政收支情况良好。全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5238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国税完成14737万元,增长18.3%,地税完成11545万元,增长50.6%。全区财政总支出31395万元,灶内支出28171万元,增长16.3%。 存贷款大幅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83亿元,比年初增加5.57亿元,增长19.0%,储蓄存款余额23.52亿元,增加1.39亿元,增长6.3%。各项贷款余额23.18亿元,比年初增加10.12亿元,增长77.5%。 八、教育与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普通中学18所,在校生2.56万人,比上年减少0.44万人;小学64所,在校生1.93万人,比上年增加0.10万人;幼儿园71所,在园儿童0.72万人,比上年增加0.1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9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继续保持100%。农村青壮年非文盲率99.6%,脱盲巩固率100%。1所学校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省级规范化学校达到9所。 科学技术事业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年内9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及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家,3家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项科技成果获得市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全年5个项目列入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3个项目列入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争取科技经费348万元。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37家,高新技术产品发展到45个,比上年增长10.0%。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1.72亿元、15.0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2.6%、38.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9.9%、38.4%,分别提高2.37、2.22个百分点。 九、卫生、文化体育与广播电视 卫生保健不断完善。全区有各类卫生机构12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0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计划生育服务站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95张。全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13人,其中医生255人,注册护士136人。积极推进卫生事业单位从事制度改革,农村卫生工作稳步发展,成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区组织各类晚会10余场,排练文艺节目30余个,创作文艺节目11个,培训文艺骨干300余人。规范文化市场,取缔无证经营电子游戏厅5家,没收线路板60余块、违规机型10余台。社区老年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建老年活动室192个,建老年活动中心34处,组建老年活动站点160处。 广播电视事业全面繁荣。广播电台每天播出16小时,新闻节目共播出300余期,播出稿件4000余件,总长度3000余分钟。文艺专题3000余期,时长5000小时。电视每天播出16小时,共播出电视新闻140余期,播出稿件1500余件,总长度2000余分钟,开辟专栏23个,播出系列报导40余集,市以上媒体采用110件。为农村安装有线电视用户574户,城区安装有线电视用户12000余户。 十、居民生活、社会保障、人口与环境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49.6元,比上年增长5.2%。人均消费支出5788.0元,增长6.4%。其中,交通、通讯支出578.4元,居住支出609.2元,分别增长39.7%和65.4%。食品支出1868.4元,略有下降。恩格尔系数为32.3%,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8.9平方米,增加0.1平方米。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移动电话、电脑、空调器等大幅增加,移动电话94部,电脑32台,空调器37台,分别比上年增长62.0%、60.0%、54.2%。 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783元,比上年增加214元,增长6.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50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区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6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 就业形势稳定。年末区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岗职工1.72万人,比上年减少0.32万人,平均工资9440元,增长21.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4%。 社会保障继续完善。全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3.14万人,收缴养老保险2983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员2.03万人,收缴保险81.4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7047人,收缴养老保险2907万元,失业保险28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3.54万人,收缴养老保险180万元。医疗保险参保人员2.38万人,收缴医疗保险1586万元,支付医疗保险1404万元。 人口继续保持低水平增长。据计划生育部门统计,辖区内人口出生率8.28‰,人口自然增长率5.06‰。,分别比上年下降5.49和5.16个千分点;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06.7:100。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辖区内总人口62.0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57万人。在总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为102.2: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