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宝应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渐趋旺盛。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增幅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完成12.40亿元,增长22.7%。分城乡看,县城消费品零售额13.16亿元,增长14.9%;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0.37亿元,增长16.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9.50亿元,增长15.7%;餐饮业零售额2.67亿元,增长16.5%;其他行业零售额1.36亿元,增长12.3%。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商品房、家用汽车、信息产品等新型消费持续升温。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额3.16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倍。 市场物价开始有所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5%。拉动市场物价上升的主要因素是食品类价格的上涨,其上涨幅度达12.7%;价格上涨的还有居住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服务项目等价格,分别上涨5.2%、5.1%和2.9%;衣着、医疗保健用品、家庭设备用品、交通和通讯等类价格仍为下降趋势。 六、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全年自营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达1147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出口总值7575万美元,增长22.1%;进口总值3895万美元,增长25.3%。机电、荷藕制品、玻璃工艺品仍然是我县外贸出口的主导产品,这三类产品的出口额已占全县总量的90%以上。全年新增获权企业20多家。新增有出口实绩企业10多家,比上年增长近50%。 对外经济合作稳步发展。全年承包劳务完成营业额650万美元,增长4.8%。当年新派劳务人数545人,增长147.7%,年末在外人数865人,增长38.6%。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全县各地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2004年全县共验收项目403项,完成招商引资额23.04亿元,增长150%。新办外资项目41项,比上年增加11项。全年协议注册外资额80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8%;注册外资实际到帐额4006万美元,增长42.1%。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生产平稳运行。全县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12177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其中:公路18153万吨公里,增长2.1%;水运103620万吨公里,增长3.2%。全年客运周转量4631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9.2%。汽车客运呈现多元化态势,新增振宇和大田汽车出租公司。 邮电通信业较快发展。全年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1.3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2.9%;完成业务收入25552万元,增长23.8%。年末本地城市住宅电话用户5.13万户,农村住宅电话用户15.12万户,移动电话在网用户13.5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0.5%、2.0%和-4.9%。全县电话普及率达29.32部/百人。小灵通、宽带等电信业务快速扩张。年末小灵通用户50108户,比上年净增2.92万户,增长1.4倍;年末宽带用户9305户,比上年净增3309户,增长75.6%。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53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35.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45亿元,增长23.7%。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主体税种增值税、营业税增收较多,分别增长21.6%和51.6%。全年财政总支出7.28亿元,增长23.2%。其中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增长109.1%,医疗卫生支出增长75.3%,其他部门事业费支出增长36.8%。 金融业平稳运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9.2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5%。其中,企业存款11.42亿元,增长31.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5.86亿元,增长17.9%。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30.40亿元,比上年末仅增长4.4%。其中,短期贷款25.07亿元,比上年下降3.1%;中长期贷款3.80亿元,增长33.8%。贷款余额小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受央行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使基层金融机构资金运用难度加大。 保险业发展加快。全县保险市场呈现多元化态势。全年保费收入21432万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704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7728万元。赔款和给付1957万元,下降2.5%,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636万元,人身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321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在全市率先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年共申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4项,获得上级批准53项,其中:国家级14项、省级26项、市级13项。申报省级以上各类双高项目22项,其中19项获批,分别是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7个、省高新技术企业2家。组织计划项目验收21项,组织科技成果鉴定16项,均顺利通过专家认定和鉴定。转化推广县级科技成果项目45项,其中:工业20项,农业25项目。专利申请量达138项,超过往年总和。全年共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5项。正式组建了“宝应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宝应县知识产权办公室”,与以前成立的“宝应县科技孵化中心”一起形成了我县科技创新工作的三大服务平台。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共有中小学校116所,其中:小学83所,初中26所,高中7所,在校生12.2万人,专任教师7397名。“两基”工作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小学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99.5%,巩固率99.48%。创建工作取得新成绩,共创省示范初中2所,省实验小学1所,市现代化幼儿园2所,曹甸高中通过三星级验收。学校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共撤并初中3所,完小48所,初小及教学点53个。积极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高考本科达线率位居全市前列。学校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实施改扩建工程86个,新建校舍10.1万平方米。县职教中心通过国家级重点职校重新认定。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全年创建2个省级文化先进乡镇和2个乡镇万册图书馆。文艺创作喜获丰收,小品《灯》、《约会》、歌曲《祖国在欢笑》、年画《春暖万家》等一批作品先后获得国家、省级表彰。纵棹园改造工程有机融入水乡特色,体现了我县独特的园林文化。文博工作有序开展,周恩来少年读书处修缮完毕并重新开放。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2万户。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开展了网吧专项整治行动。群众体育工作生机勃勃,鲁垛镇被授予市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射阳湖镇被评为全市唯一一个国家、省“亿万农民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竞技体育成绩喜人,捷报频传。女子足球、柔道和县田径队先后在省市比赛中取得较好名次。 卫生保健工作得到加强。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69个,其中各类医院17个,卫生院15个,各类门诊部33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2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428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1398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880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850人。全县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4.04%。全县农村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40820人。新建无害化厕所7000座。卫生服务网络和居民卫生保健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1个省级卫生镇。组建卫生监督所和疾病控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