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宝应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苦干三五年,实现再翻番”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一个中心,四个突破”,扎实推进大招商、大投入、大开发、大创业,国民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呈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逐步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逐步加快,全县上下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乡繁荣的良好格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9%,增幅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是近二十年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45.1亿元,增长24.9%;第三产业增加值29.8亿元,增长14.5%。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6.6:42.3:31.1调整为23.6∶46∶30.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0647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1319美元),比上年增加1735元。 扎实推进各项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功组织了4个正局级职位的公推公选活动,开展了5个热点部门办公室主任的跨部门交流、竞聘工作。企业改制工作有序进行,完成了宝胜电气、晨化科技、亚宝绝缘、兴洋管业等4家股份制企业改造工作,宝胜科创被国家列入第二批股权分置国有控股试点单位。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新发展私营企业1019家、个体工商户4758户,新增注册资本21.54亿元。严格执行减负政策规定,农民人均负担比上年减少41.26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大项目、外资项目、高科技含量项目和产品还不多;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不够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任务还很重;镇域经济实力不强,村组减债工作压力较大;县镇财力不丰,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城乡居民长效增收难度增大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43.74亿元,比上年增长7.1%。认真落实“一免三补”等支农惠农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粮食种植面积为137.58万亩,比上年增加7.68万亩,粮食总产61.76万吨,比上年增产10.13万吨,增长19.6%;棉花产量0.02万吨,下降73.7%;油料产量2.27万吨,下降10.0%。水产品产量12.93万吨,比上年增加0.91万吨;生猪出栏37.18万头;家禽出栏1266万只。现代农业步伐加快,我县首家通过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验收,新创6个有机食品、10个绿色食品、13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水利工程建设有所加强。全年完成各类水利土方836.3万方,其中圩堤加固70.2万方,河渠疏浚379万方,农田基本建设249.1万方。改造中低产农田1.15万亩,建设高效农田1.0万亩。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54.5千公顷。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3.85万千瓦。 农村经济工作稳步推进。全县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7.6万人,新增2万人,增长7.8%。农业利用“三资”尤其是外资有新突破。全年农业利用“三资”5.1亿元,其中:民资及工商资本4.4亿元,增长53.9%,引进外资924万美元,增长42.2%。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5个。全县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等非农行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由上年的77.5%提高到80.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03亿元,增长31.1%,完成工业增加值36.44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全部工业完成开票销售103.53亿元,同比增长24.9%。规模企业队伍发展壮大,年末列统企业净增56家。17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11.30亿元,比上年增长36.5%。重点企业支撑和带动作用明显加强,25家重点骨干企业实现产值65.48亿元,同比增长28.4%,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比重为58.8%,其中11家企业产值增幅达30%以上,龙头企业宝胜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产值35.01亿元,同比增长37.7%。全年工业用电量35269万千瓦时,增长15.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多数保持增长。 工业经济运行质态良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4.90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实现利税6.95亿元,增长27.9%;实现利润3.55亿元,增长23.4%。25家重点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占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达58.3%。龙头企业宝胜集团有限公司完成销售32.18亿元,同比增长44.5%。华东滑线吊具公司、宝泰米业公司、美瑞华公司、迅达公司、晨光化工厂、金夏公司、永顺泰公司、电器厂、亚宝公司、天宝滑线电气公司等10家重点企业全年销售收入增幅也均在30%以上。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1亿元,比上年增长24%。施工总面积520万平方米,其中双包工程面积240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23%和26%。建筑业从业人数5万多人,其中成建制输出施工人数2.7万人,境外劳务输出近3000人,组织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年新增资质企业3家。天宇公司获得对外经营权证,装饰装潢一级资质已经建设部公示,钢结构二级资质已报省批准。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05亿元,比上年增长63.3%。其中:规模以上项目投资37.64亿元,同比增长70.5%,规模以下项目投资3.41亿元,同比增长11.5%。在规模以上投资项目中,城镇项目投资16.80亿元,同比增长64.7%;农村项目投资15.96亿元,同比增长73.2%;房地产开发投资4.89亿元,同比增长83.3%。 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0.28亿元,比上年增长40.0%;第二产业投资25.84亿元,增长75.0%;第三产业投资14.93亿元,增长46.8%。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逐年上升,在规模以上投资项目中,国有经济投资占27.2%,比重下降6.3个百分点;私营个体投资占56.1%,比重上升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全部是工业投资,在规模以上制造业投资中,纺织业投资2.69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6.31亿元,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投资1.69亿元,分别增长3.5倍、1.3倍和1.7倍。第三产业投资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3.50亿元,增长50.9%;教育业投资1.38亿元,增长7.9倍。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本年投入1900万元,累计投入已达1.2亿元;城市建设力度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9264万元;开发区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本年完成投入6292万元;沿广公路、宝曹公路等建设改造等项目投入9560万元;河道加固等水利工程本年投入10890万元;供电公司变电所改造等工程投入5898万元;安宜中学教学楼累计投入1.2亿元,已全部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