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仪征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2 扬州市仪征市统计局

对外贸易稳步发展。200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220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进口1361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0%;出口859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9%。

七、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全年共完成旅客运输量81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公路客运量80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1%。货物运输量450万吨,比上年增长7.1%,其中公路货运量402.5万吨,与上年持平。完成旅客周转量2011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公路旅客周转量2006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1.2%。货物周转量1820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4.4%,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8650万吨公里,与上年持平。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37.4万吨,比上年增长17.8%。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2599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5531辆。

邮电通信业持续增长。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4.03万户,新增1.7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9.29万户,新增3.09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3.02万户,新增0.37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1.05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11亿元,增长20.1%。财政总支出13.61亿元,增长27.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8.05亿元,增长13.5%。

金融总体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9.04亿元,比年初增加12.13亿元。其中储蓄存款74.79亿元,比年初增加6.9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4.69亿元,比年初下降12.51亿元。

保险业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财产险收入0.75亿元,增长10.3%;人寿险收入2.80亿元,增长12.5%。赔付款0.58亿元,增长28.9%。其中财产险赔付0.53亿元,增长35.9%;人寿险赔付0.05亿元,下降16.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进步步伐加快。全年组织实施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84项,其中省级以上科技主管部门立项39项。新认定省以上高新技术企业7家,国家重点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18个。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20个,新创9个省市级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全年各类专利申请数达489件,专利授权90件。全年引进实用型高级人才和紧缺型专业人才1158人。

教育质量继续提高。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六有”、“校校通”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了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教学质量继续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0.1%,小学入学率100%。年末全市共有高中7所,在校生11109人;初中21所,在校生25470人;小学45所,在校生30937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生7092人(含中专);幼儿园45所,在园幼儿10674人。

十、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广泛开展了群众性文化活动,“月月喜相逢”广场文化和送书、送戏、送电影“三送”活动蓬勃开展。启动建设标准化乡镇文化中心,完成57个行政村体育健身工程。医疗卫生改革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卫生服务站101个,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70%。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取得新进展,全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65/10万以下,“五苗”覆盖率达99%。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33.75万人,覆盖率达94.7%。年末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491张,卫生技术人员1727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735人。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了以“仪征市第五届全民健身节”为龙头的系列群众体育活动,积极组队参加了省、扬州市多项体育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广播电视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全年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1089户,其中农村新增用户8617户。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率达99.52%。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组织实施仪征生态市建设规划,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实施石桥河北段等城市河道整治工程,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大地环境优良天数达到308天。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监管,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6个。全市新增城市绿化覆盖面积169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1%。全年新增林地面积13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8.5%。全年环境良好天数达标率、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都比上年有所提高,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85.1分。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稳定增长。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97031人,比上年末增加3813人。其中城镇人口270756人,乡村人口326275人,按常住人口计算,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44.7%。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根据对100户城镇住户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15.1%。人均消费性支出7163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1.3%;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15.5%。根据对100户农村居民住户的抽样调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01元,比上年增长11.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11元,比上年增长28.1%,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重为44.4%;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重为14.2%。城乡居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9.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为46.1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失业保险、基本医疗参保人数分别增加2918人、2462人、3970人。实现就业安置3431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0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2%。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城乡特困群众救助制度初步建立,年末全市各类福利院拥有床位1038张。城乡居民5137户12464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注: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