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仪征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2 扬州市仪征市统计局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共完成公路客运量60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5500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8.2%;完成公路货运量484万吨,货运周转量13096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0.8%和1.6%;完成水路客运量16.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7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下降29.6%和32.9%;完成水路货运量17.2万吨,货运周转量3940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09.8%和9.3%。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236.5万吨,比上年增长4.5倍。

邮电通信业增长较快。全年邮电通讯业实现业务收入2.44亿元,增长10.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1.27万户,新增2.4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4.80万户,新增2.3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187部/百户,比上年增加28部。年末互联网用户25461户,新增1440户。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升。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3亿元,增长15.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26.40亿元,增长13.8%;餐饮业6.0亿元,增长26.6%。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0.55亿元,增长18.0%;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2.48亿元,增长11.9%。

市场物价温和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1%,比上年上升3.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升14.0%;衣着类上升4.0%;家庭设备用品类下降6.4%;居住类上升9.8%。

七、招商引资、对外贸易

利用外资取得新突破。全年新批外资项目50个,新开工外资项目30个,协议注册外资额2084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7.2%;注册外资实际到帐额12015万美元,增长49.4%。

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全年新开工民资项目552个,实际利用民资36亿元,比上年增长95.6%,新增民资注册资本12.8亿元,比上年增长72.9%。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2.54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53.3%,比上年提高10.5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2004年全市进出口总额53378万美元,与上年持平,其中自营出口总额61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7%。地方企业出口高速增长,自营出口总额完成3752万美元,增长85.4%,出口商品结构得到改善,活塞环荧光灯、电机、造船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10%,纺织、箱包、玩具、服务出口保持稳步增长。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原收入口径)15.02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33.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40亿元,增长37.9%,财政总支出8.34亿元,增长27.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5.54亿元,增长21.6%。

金融总体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6.86亿元,比年初增加12.44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60.47亿元,比年初增加8.1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6.94亿元,比年初下降2.36亿元。其中个人消费贷款5.12亿元,比年初增加0.93亿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49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财产险收入0.58亿元,增长16%;寿险收入1.91亿元,增长7.9%。赔付额0.36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财产险赔付0.28亿元,增长7.7%;寿险赔付0.08亿元,增长1.6倍。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进步步伐加快。全年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63项,其中省级以上科技主管部门立项27项。开发省级高新技术产品6个,国家重点新产品3个。获省认定双密企业1家,省重点民营科技企业1家。组织实施科技产业化项目11项,其中有6个项目分别被列入国家、省星火火炬计划。组织实施农业科技计划项目26项,有3个项目被列入省成果示范推广计划。全年共引进各类急需人才1050人。

各类教育加快发展。中小学布局调整和“三新一亮”工程通过省级验收,教育信息化工程进展顺利,教学质量全面提升。高考本科上线率24.37%,高中入学率85.2%,初中入学率99.62%,小学入学率100%。年末全市共有高中5所,在校生9579人;初中23所,在校生29937人;小学53所,在校生38921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生5325人;幼儿园46所,在园幼儿10207人。

十、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又有新发展。完成了市图书馆、博物馆主体建筑。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了“月月喜相逢”广场文化活动20场。加大了文化市场整顿力度,集中开展了网吧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成市人民医院科技综合楼、市卫生防疫检验楼等设施,新集镇创建省级卫生镇通过省级考核验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5个乡镇试点基础上向全市推广,参保率达90%。年末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383张,卫生技术人员1739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742人。先后举办了元旦万人长跑活动、庆“三八”老年妇女门球赛、系列乒乓球赛、棋类赛、国庆职工篮球赛等一系列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在扬州市第十届运动会上获金牌20枚,实现历史性突破。广播电视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全年新增有线电视用户7800户,其中农村新增用户6000户。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计划率生育率达99.58%。获省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市称号。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为目标,以建设绿色人居环境、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为载体,强力推进生态建设。全年共验收“三同时”项目79个,否决选址不当或国家明令禁办项目10个,推广安装汽车车尾气净化装置2100台(套)。切实加强污染总量控制,全年COD排放量减少1673吨,烟尘排放量减少2037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80.5%。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92758人,比上年末减少792人。全年人口出生率7.51‰,死亡率8.78‰,人口自然增长率-1.27‰。城市化率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城市化水平达41.23%。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根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比上年增长14.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48元,增长14%。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比重为42.7%。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6175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仪征地方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729元,比上年增长10.8%。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9平方米。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均达到96%以上,实现就业安置3257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39人,年末城镇失业率4.34%。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全市4984户13005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