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易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2 保定市易县统计局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县建筑业资质四级及以上的建筑企业6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1412万元,同比增长15.06%。

三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3881万元,同比增长26.29%,其中城镇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371万元,同比增长34.93%。农村非农产投资完成34510万元,同比下降13.34%。农村个人完成投资20000万元,同比增长83.12%。

四 交通和邮电业

2006年,全县共有运输汽车(已登记)1025辆,其中,货运汽车873辆,客运汽车152辆。邮电通讯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年末拥有电话88135部,同比增长0.2%,其中,公用电话2118部(其中IC卡电话117部),同比增长27.4%;小灵通用户8785户,同比增长2.9%。

五 国内外贸易

市场商品供应充裕,消费市场活跃。全县全年完成社会消费晶零售额109144万元,比上年增长15.3%。

对外贸易继续发展。2006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206.4万美元,同比下降51.4%。出口创汇完成2915万美元,同比增长47.1%。新注册三资企业2家,注册资本350万元,其中外方资本252万元。

六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金融运行良好,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全县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8085万元,同比增长5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847万元,同比增长14.5%,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1778万元,同比增长211.2%。财政支出52351万元,同比增长37.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9553万元,同比增长20.5%;基金预算支出12798万元,同比增长145.7%。

2006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9.22亿元,同比增长29.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6.42亿元,同比下降6.7%。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2006年保费收入5689万元,同比增长4.2%,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1006万元,同比增长17.1%;人寿保险费收入4683万元,同比增长1.8%。保险业务赔款821万元,同比增长7.2%,其中:财产保险赔款570万元,同比增长0.7%;人寿保险赔款251万元,同比增长25.5%。参加人寿保险人数达1.84万人。

七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队伍继续壮大,科技成果又有新突破。2006年年末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638人。全年推广实用技术20项,引进柿树新品种5个,对农民进行各类技术培训20万人次。全年争取科技项目5个,共争取专项资金233万元。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l家,引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l项,星火培训10次共1000人次,  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8%。完成京津对接项目3个,谋划科技招商项目3个,申报专利25项,组织科普活动6次,专利宣传培训5次,建设中草药规范种植基地1个。实现技术贸易额50万元,推广转化省级以上科技成果2项。

教育事业又有新进展。2006年,普通中学在校学生43950人,比上年下降5.8%;职业中学在校学生4072人,比上年增长79.3%;小学在校学生41844人,比上年下降6.0%;在园幼儿8695人,比上年增长2.9%;特殊教育在校学生234人。

八 文化、卫生

文化事业持续发展。全县拥有国家二级图书馆1个,总藏书量达10万余册。拥有县级电视台2座,广播电台l座,电视人口、广播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2.18%、86.16%。

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环境卫生工作都有所发展,卫生医疗条件逐步提高。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等医疗卫生机构33个,专业技术人员119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0人,主治医师148人,医师级286人,医士级308人,其他从事卫生专业人员423人。职工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为广大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了保障,解决了其后顾之忧。

九 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6年,全县总户数160548户,年末总人口 555009人,同比增长1.2%,其中城镇人口 108809人;当年出生8055人,当年死亡500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5%。农民人均纯收入 2846元,比上年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73元,同比下降7.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437元,同比增长18.2%;人均消费性支出5189元,同比增长24.3%。

2007年第2期易县《统计资料》